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师至洁
师至洁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69
  • 关注人气:13,7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有缺陷的领导

(2005-11-20 11:31:18)

 

做有缺陷的领导

/王垒

    什么样的管理者才能胜任管理工作?中国的管理者是否知道自己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我在研究中发现,与国外的管理者相比,中国的管理者并没有解释好“我是谁”的问题。他们具有一种追求“高大全”的倾向。

    我们曾与英国学者一起,使用一种西方国家的领导力模型来进行中英两国管理者的比较研究。研究者请中英两国的领导者为此模型所包括的16个管理者的特征进行打分。结果发现,中国管理者和英国管理者相比,对所有特征都倾向于认为很重要。(图一)。从图中可以看到,英国管理者对不同特征的评分图比较不规范,而中国管理者的评分图更接近正16边形。

    这种状况似乎很符合中国人圆满的概念。认为每个特征都不可或缺形成了圆,认为每个特征都非常重要则形成了满。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种“圆满”的现象,我们在原有16种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了另16种特征,这16种特征是从词典中挑出来的褒义词,事先没有证据说明它们是否和管理绩效有关系,也就是说,这些新增加的特征对于成功的管理来说是随机的,不确定的。考虑到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取向和强调道德和人际和谐关系的特殊性,新增加的16种特征主要涉及道德和人际因素,一次可以检验中国管理者是否会将道德及人际因素视为成功领导的重要因素。

    正如所预料,参与研究的66名国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于新增的16种特征同样给出了较高的评分,再次出现了“圆满”的现象。这说明中国的管理者对成功管理者应具有的特征并不是十分清楚,对不同的特征不能区分其重要程度,不能很好的将管理工作所要求具备的特征与优秀的个人特征相区分,将许多关于道德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特征与管理胜任力特征相混淆,反映出中国管理者更注重关系取向,好人倾向突出,道德榜样意识明显,而绩效意识并不突出。这种现象显然与中国长期文化历史一脉相承。

    做管理者并不意味着没有缺点,不犯错误。优秀管理者之所以优秀,在于他们自身的优点正符合其所属领域的要求,而他们的缺点可能并不影响经营的业绩。克林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在道德上的缺点并非可以原谅,但这无关于他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上,大多数人都认同他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325:23

    为了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我们首先请40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管理者自由列举他们认为成功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特征。经过整合,最终得到的管理胜任力特征词汇多达325个。

    来自中国南北11个省市的58个企业的465名管理者对这325个特征进行了筛选与评价,结果颇具戏剧性,90%以上的词汇都与管理者的胜任力无关。最终只有23个特征被确定为中国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这23个特征可以归结为4个银子,分数为4个类别。(图二)

    325:23的状况充分说明了中国管理者自我概念的混乱。套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对于自己该是谁,中国管理者很有些“找不着北”。

    要产生高绩效的管理,管理者因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应了解为获得高绩效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应成为怎样的人。否则就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不知道为赢得高绩效而如何去塑造自己,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思考行为,不知道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问题,也就不可能成为高绩效的管理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