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理性的批评”,简单地来说,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电影批评。任何一部片子好与不好,好在哪里或者不好在哪里,都是可以摆上桌面上来讨论的,都是可以说得清楚的。话说得慢一些不要紧,但是要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如果是一部观众看不明白、有问题的片子,付了钱觉得上当的观众也许可以骂,但是批评家不可以骂,他的任务是将存在的问题耐心地说清楚,那是他的专业,他不能表现得暴躁失语。
实际上观众最好也不要骂。近年来网络兴起,一部电影刚上演,网上就会有许多网民写的影评,其中许多聪明伶俐,神采飞扬,才气横溢,比专业人士写得还好;但是也有一些语言表达比较苍白,只是一些情绪的发泄,而且因为是匿名,话说得非常难听,而且这种东西还有相当的市场。这种风气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戾气十足的环境,对于电影的发展比较不利。不管是谁,要发表对于一部电影的看法,都是可以讲道理的。哪怕是一条小道理,也比一百条骂人话要强。
胡戈的那个“馒头”我看了,也是边看边笑,但是有人把他说成是电影评论、文艺批评的一种方式,我就不能苟同了。那最多是一个临时性的说法,而不能说胡戈从事的正好是电影批评的工作。评论是一种阐释的工作,需要用明确的概念、完整的逻辑、层次分明的句子和段落来表达,需要分析与综合,推断与结论,胡戈的发力点显然不在这里。
因为喜欢胡戈的这个东西,因为胡戈的这个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观众的怨气,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这个东西说成是“一切”,那就是不理性的做法了。表扬胡戈的还有一种提法,说胡戈是“欢乐英雄”,这是隐喻式的溢美之词,但细想什么叫做“欢乐英雄”?很可能这种说法,也暗藏着一种语言暴力在内。不参加这个“欢乐”行不行?如果认为不参加就是傻瓜,那就有些越界了。
电影批评是电影文化及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好的电影批评,不仅可以促进电影的发展,而是也是发展当代文化的需要。
_在中国同里电影论坛·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