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28筆記——勝爲士
(2024-03-29 10:56:16)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4年3月28日、星期四
〖記事〗今日,煩。又,設計新的標誌,宜按語法化過程「實詞→虛詞→黏著→屈折」之順序,避免跨度過大。又,本方案新增之語法,凡同一功能有多個表達者,一些為常用,另一些則用於滿足修辭之變通。如不定式,多用「厺」「以」,少用「且」;動詞底名詞化,多用「吇」「底」,少用「箇」。
〖讀書〗讀完《了凡四訓》。「爲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爲而爲者真,有爲而爲者假;皆當自考」。(極注意!)「凡欲積善,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凡爲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爲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乃知人之爲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朝廷雖不從,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向使聽從,善力更大矣。故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又,「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第一、與人爲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爲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捨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又,「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凶,斷然由我。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古語云: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意興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孟子曰: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予於科名亦然」。
〖隨感〗
一、「無爲(wui)」亦是「無爲(wuy)」,無私目墑也。
前一篇:24.03.27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4.03.29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