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08筆記——勝爲士
(2024-03-09 14:11:55)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4年3月8日、星期五
〖記事〗今日,煩。又,下午,樂。
〖隨感〗
一、道德律只是一個理想心。「人守全律而蹶於一,是干衆律也,蓋言『毋淫』者,亦言『毋殺』。爾若不淫而殺,則爲干律者矣。」於理想,闕其一處,便是不理想矣。然則,「或言或行,宜如將受鞫於自由之律者。蓋未施矜恤者,其受鞫亦不獲矜恤;夫矜恤也,必勝乎鞫」,是以泛愛心而論鞫否。余曾說「理想心→信仰心→泛愛心」,即是脫律法而改憑信德、愛德之程序;又說「愛→望→信」與「信→望→愛」兩方向,前者是此岸之愛、此岸之望,及其破產,縱身信仰,遂進入後者,成其為彼岸之望、彼岸之愛。如若不顧此岸、彼岸之離,強降格彼岸至此岸,則一面有對現實之理想化,一面有對自己之次人化,率皆理想主義的、道德主義的。
一、選擇信仰,係因理性有限,詎能爲逃避理性乎?不廢也,而是懸擱。
一、真相反常識,譬如「被愛」必先於「愛」。被戀人愛(Ségogh),始有對戀人之愛可論,否則努力無價值;被家庭愛(Bienna),始有出門愛人之能力,否則愈缺愛而愈無能愛;被上主愛(Dienké)。
前一篇:24.03.07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4.03.09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