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24筆記——勝爲士
(2023-11-25 09:35:13)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3年11月24日、星期五
〖記事〗今日,愛常存,良心安,感謝主。又,「是」作助動詞則寫作「昰」。
〖隨感〗
一、此新的生活,即默觀生活(默觀亦曰靜觀),未嘗不為夫「空理—昧理」之進路底產物。「空」謂包含,「昧」指糊塗(猶昧覺之昧,夫理固不移,但為潛行的)。然「空理」在「超理」之下(神愛兼超理炁),故非是頑空。譬如罪惡之無本質,乃錯位失序而然,故說其卒爲義善所包含,迺可揭示罪惡之為空(猶煩惱即菩提)。故不把持,而宜弗隸;不取捨,而宜偕合(有位格的,離離合合焉)。如然,夫「弗隸之偕合」者,既承昧而說,則所謂的「實踐」「經驗」「中道」「理味」等,行之皆有未曾見理之貌,亦體驗而不下判斷。要之,是「超理—空理—昧理」之進路底推行。然而,任運者似是而非,故余曾說其為「玄理上之自義」。
一、既說炁肉價值,則所謂「主體改換」云,非對靈肉做取捨。夫「能取捨」與「所取捨」者,是仍發一「吾昰做」底心。若「吾裡做」則不然,蓋靈者靈也,一分一總(說「分總」與說有廢之「曲全」不同),交託於靈,指交託於上主說,亦即「上主昰吾裡做」。易言之,「吾如何活」之問題不存在,「吾」訓「吾裡」,已指如何。舊認「吾」為事主,今則認為工具,而上主乃事主。吾之行爲遭遇,是上主用吾以進行其工作與命定而然。是故,非吾想做之與否,在乎有無其勢力取道於吾以成其務也。常言上主安排云,乃謂一切唯是上主做上主事,只是用到吾,或不用到吾。
一、「德」是宗教的,基於信仰說,關乎得救解脫。「福」若在來世,便可說「德福一致」;若指現世之「福」,則「德福不一致」。善報之福,與解脫之德,具質的雲泥之別。「德」者,得新生活(與把持取捨之舊者對),亦即得真我(與世俗之假者對)。真我,即受造之真面目、真目墑(生而有之),亦即已是爲着上主、合乎上主者(無染污),故二者在一線上,即自即他(合),無有自我中心(對己),不是世俗本位(對人),更非障蔽疏遠(對神)。
前一篇:23.11.23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3.11.25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