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10.04筆記——勝爲士

(2023-10-05 09:49:40)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哲学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23年10月04日、星期三
〖記事〗今日,愛常存,良心安,感謝主。又,看《基督最後的誘惑》。
〖隨感〗
一、饒恕「七」次,是數算人罪,非真的饒恕。矧人心狐疑,雖曰饒恕,能真釋懷乎?饒恕「七十乘七」次則不然,質的不同,是持續饒恕,是不再數算。我之饒恕人,是爲上帝之饒恕我,故曰「求我則盡免之,不當矜恤同儕,猶我矜恤爾乎」,及「爾衆不誠恕兄弟,則我天父亦將如是施諸爾」。
一、契約之文化,重點非在誠信,而在其思考道德之進路,乃人與人之締約也。締約須人之參與;締約前,無約束、無承諾;既締約,乃有相應之身份與責任;背約則有罰;前約失效,後另立新約,云云。余嘗謂,契約者,名法之事也。道家強調「無形之道之無名」,名家強調「有實之器之有名」。名實之「理」,即名理也。儒家說「理」,本爲道家之道;名理之理,則待西學而後發,由西器而西道。余譯Logos曰「理實」。夫「上帝—理實—名言—公論」之爲一線,兩希所同,於禮俗制度亦然。
一、「上帝所耦者,人不可分之」云,揭示了兩點。其一,婚姻來自上帝,而非自然產物。其二,不可分是義務,而不計世俗功利。進而說「非以姦故,出妻而他娶者,淫也」,及「娶所出者,亦淫也」。人子此語,原答法利賽人,但門徒對此亦畏難,故說「人於妻如此,寧勿娶」。今人則多主張不婚者,與門徒同。但人子說「斯言非盡人能納,惟稟賦者能之。蓋有生而閹者,有被人閹者,亦有爲天國自閹者。斯言能納者納之」。除少數之閹者外,人皆應嫁娶,嫁娶則爲上帝而不可分。
一、愛不是仁。仁是自性,屬人倫,是上帝退場;愛是他性,屬神偕,是上帝在場。真的愛德行爲,不論表面看來如何瀆神,神亦在場。我藏着信,神悄然在。
一、羅得在所多瑪,居而見聞,但無能改變人己,唯有殷憂,義心傷痛。然此義心之傷,正表明其不認同、不接受,遂稱義得救。吾人不改變此世界,乃至寬容不爭,甚或沉默隱匿者,其生命只在該義心而已。余前說「世界觀使吾痛苦」,又「捍衛世界觀」云,近之,是堅持其邊緣人之視點,做邊緣人之取材。羅得與所多瑪人,同塗而殊歸。余曾自詡儒者,實則隱匿在儒學中也,而義心未嘗一日忘Kéza,斯亦如余曾寶愛文言,但始終以譯本爲正宗焉。寬容不是接受,若一概接受,甚至樂在其中,便喪其義心、喪其生命矣。
一、從「我上帝,我上帝!何遺我也」,到「父歟,我靈託爾手矣」,到「成矣」,有試探、有翻轉,從消極到積極。
一、懺悔,是主動把虧心事說給鬼神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