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09.23筆記——勝爲士

(2023-09-24 12:06:05)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3年09月23日、星期六
〖記事〗今日,愛常存,良心安,感謝主。又,「方位名詞+著/咼」結構,語義上可按「方位副詞+動詞」來理解。又,近兩日彼女未回消息,余猜伊手機丟了,致電則停機,問客服則掛失。遂由支付寶加好友聯絡,問之果然。此亦一劫數也,總覺爲前日快遞事所試,而有此結果。又,彼女係沭陽籍,該地之方言殆屬江淮官話。
〖讀書〗讀《天主實義》。
〖隨感〗
一、中國說「金木水火土」,西人說「地水火風空」。此「空」不是無,其在語境中係相對「地水火風」說,指精神性者也。故「空」中實蘊一屬靈的獨立的妙有,不可轉化或還原爲非精神者,而中國之五行說卻無此認識。精神獨立,則不隨非精神者變易生滅,即人不同於禽獸萬物;精神不獨立,則隨非精神者變易生滅,即人實同於禽獸萬物。進而,說人禽之辨,遂有真辨與假辨之分。真辨自不待言;假辨者,人雖貴於禽獸,卻原理相同,只發展不同,並禽獸亦有能成人者,遂好比同是動物,其一者更演進耳,則是未始真正認識人之價值。獨立者,乃超然,不退入物勢之機變也,否者言雖炎炎,終爲物役。荀子曾謂思孟學派揭示「五行」,則後者未嘗不是由其倫理觀而反向選立其世界觀,如若五行、五常、五倫等有聯繫焉,後儒實如此。孟軻之言「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其明證也。然人禽之辨,豈「幾希」歟?說「去」與「存」,是量的也;而真辨者,則質的也。
一、人有靈心、肉心之二心,靈性、肉性之二性(或曰命)。其屬世界、屬肉者,合言之曰「炁肉」;屬上帝、屬靈者,合言之曰「神靈」。該二者具質的不同,而「理」也者,貫串以連接之。儒家說「道心」,仍是在此連接處之人一面說。非人一面,則在乎他力,爲儒家所不能說,故只一面者亦無能窮理。「補儒」是恢復人格神,爲他力開出餘地。加之,以「善」「真」代「仁」「義」。凡說「靈」,必謂自與他之兩面,其一面者是自然,兩面者是超然。
一、今日默想「勿導入試,拯我出惡」一句。余前說禱文是翻轉實現,其「在地若天」是永恆者落實到時間中,以「賜我」「免我」「拯我」對應「爾名」「爾國」「爾旨」,神是我父,我是神子,云云。是以所求者,若「日需之糧,今日賜我」,謂神是我永恆之福祉,故神必賜我每日之福份;若「求免我負,如我免人」,謂神是我永恆之安息,故神必賜我每事之安心。推之,「勿導入試,拯我出惡」,所入之試是未然,所出之惡是已然,是見於時間,而我在當下,亦即神是我永恆之救贖,則神必賜我每刻之救助。神是永恆者,亦是實時者也。永恆之福必實時福我,永恆之安必實時安我,永恆之助必實時助我。至說「以國權榮,皆爾所有,爰及世世」,則謂神之絕對主權之理;歸結到「誠所願也」,則謂此主權之威嚴乃以愛之恩賜落實於我當下之祈禱生活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