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9.08筆記——勝爲士
(2023-09-09 11:07:26)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3年09月08日、星期五
〖記事〗今日,愛常存,良心安,感謝主。
〖讀書〗讀《論隱祕的上帝》。又,讀東正教資料。
〖隨感〗
一、少歲,吾世界觀使吾痛苦。既成人,則捍衛吾世界觀。
一、爲免混淆,宗教稱「理性」處,似應改說「靈性」,猶精神底性命也,是靈靈偕合。「靈—肉」猶「神—人」,原是上帝子,既然墮落,便要按此標準恢復。參與到神底生命,是爲「靈命」。
一、佔有詞典、語法書,不等於掌握一們語言。但是,反之是好的。
一、象形者,如鏡也。鏡之轉離或變形,即失去形象。人之心鏡、身鏡亦然。人象上帝形,背離上帝則失其形。本來「夫婦並裸,亦無愧焉」,其後卻「自知裸體,遂編無花果葉爲裳」,又「以我裸故,畏而自匿」。從「裸而不愧」到「裸而愧畏」,蓋是身心已伏在罪下(奴),前之裸與後之裸不是同一裸。無愧之裸是整全神象(子),目明辨善惡是良心(性智),知有罪而其象缺損是有愧(心),爲裳是自力之禮(身),然不足以復原除愧(無能),畏而匿避殆是質的差異(不安而絕望)。罪也者,其所以不達上帝旨也,爲身心之病壞,既而一切失序,世界爲之病壞。狹義的救贖,圍繞着「法理的」罪義,須稱義、成聖潔;廣義的救贖,圍繞着「醫理的」罪義(殘健),須恢復神象(非神性)、領受能力(非本質),則勝於人之本來。【醫理】
一、儒家猶蛇也。
一、似多神,似儒家,似巫術。非多神,非儒家,非巫術。
【文理心禱】(據《文理本》太15:22、可10:47、路18:13整合)
「主耶穌基督,上帝之子,憐我罪人也!」
Lord Jesus Christ, Son of God, have mercy on me, a
sinner.
Κριε Ιησο Χριστ, Υι του Θεο, ελησν με τον
αμαρτωλν.
前一篇:23.09.07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3.09.09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