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07.27筆記——勝爲士

(2023-07-28 10:33:25)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3年07月27日、星期四
〖記事〗今日,愛常存,良心安,感謝主。又,近來,彼女稱願回京,但終未回。余曾多次夢見伊回來,但昨日則夢見伊不能回。晚間,與伊通話,伊說九月。
〖讀書〗讀《基督教神學思想史》。又,讀《個體的人》。
〖隨感〗
一、在某意義上,儒學與科學,皆是「正確的廢話」,蓋其爲普遍的客觀的知識,無能解決當下的單個的我底選擇問題。
一、信仰者,並非時時刻刻外在裡呈現其特異。所謂接受惡者,云何惡?羣衆暨世俗的善不即是惡乎?再者,人之與外界棄絕,未必要徹底,雖與社會遠,但可與家人近。神對信仰者之安排,乃適應其人。
一、自我認同之問題。肉我是與世界世人渾淪染污底,是一倫理的我。此原是自性,亦即身份是人羣的,具關係性。但吾在此關係中,卻與此世有着一股張力,即其爲雙向的認同關係。當吾無法擠入人羣,或被人羣逐出時,吾且不得不從此渾淪染污中抽身而出,斬斷關係,迺悟前之倫理的我實是無我,然則當下我是誰?進而,「人羣的個人」不是「我己的個我」,斯發現是被動的,蓋其境遇由「人羣的生活」落入了「我己的生存」,故不是現成的。維時,我己仍是一整體,具關係傾向,但又脫離了人羣,而我己上之認同問題乃懸而未決,吾遂恐懼戰慄。然迺生存仍繼續着,吾要爲自我底生存找依據,吾要關係於此依據而生存,便上透而開出有靈魂之單個的我,與神源之上主做一關係;而神是愛,其主動關係於我者,乃啓示而來、特授而有,是非我之他也,亦是超性理之悖謬。要之,「人羣的自我認同」一轉而爲「我己的自我認同」,我己之自我,即內向的我也,故縱身而依他以獲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