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14笔记——勝爲士
(2022-07-15 11:08:04)
标签:
人生思考思想哲学真理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七月十四日、来复四
〖记事〗今日,烦。
〖读书〗读《论基督教教义底发展》。
〖探究〗
一、中文底「所v.」「v.着」等结构,可视同分词,如「(画着)底图」「(所用)之笔」。英文有分词介词,而中文则有「本着、为了、为着、顺着、随着、沿着、除了、经过、通过」等此,虽其中「着」「了」「过」非动态助词,但相对本方案,整体是不使用专职语素的介词,可保留。本方案底「~于」「…下」类语汇具书面性,而此种旧介词适合口语。
〖随感〗
一、「多化」乃真保守。「合中之离」落实在文化上,是「续中之断」,即保守旧有,开新维度,以成复杂的建构。正犹「砖石营造」,一层又别为一层,一座又别为一座,此即「续中之断」也。(本条与说「斩断」处参看。)
一、为了抵挡生活底染污性,吾人须外于生活而「明类」。决非借着生活,染污地默认统类底达成。复次,凡在人底传统上谈问题,皆须提防独走的理性,且必通过信仰倒灌以获得受宪治之理性。「提吊之工夫」是「明类」,即「内的确证」,所以自制而向上也;「锚固之工夫」是「宪治」,即「法的确证」,所以定立而展开也。外此而有实境的成果,即是「外的确证」矣。宪治注意已得,明类注意未得。(本条与说「三确证」处参看。)
一、中国文化唯有「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二模式,并无基于一定之理而推出新理,以令前后二理贯通不背者。盖此乃「公理演绎」或「释宪」之文化,非中国文化。总之,逢中国人说「重原典」或「重实修」者,吾人皆须谨慎对待,恐为其货物崇拜所欺,又忧其为不觉的中国基因所显发。(本条与「理不偏废」处参看。)
前一篇:22.07.13笔记——勝爲士
后一篇:22.07.15笔记——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