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04.18笔记——勝爲士

(2022-04-19 01:10:03)
标签:

人生

思想

信仰

哲学

真理

分类: 读书笔记
四月十八日、来复一
〖记事〗今日,烦。
〖读书〗读《论信望爱》。又,读《基督教要义》导言。
〖探究〗对译of短语时皆可用「底」字,但表整体或部分之包含者犹言「中之」,在浅文言可直接用「之」字,且本方案「之」字定语从句法正从此义发展而来,如:「所有元素(底)最轻者」the lightest of all elements=「所有元素(中之)最轻者」=「所有元素(之)最轻者」、「工人(底)大多数」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workers=「工人(中之)大多数」=「工人(之)大多数」、「吾人(底)全体」all of us=「吾人(中之)全体」=「吾人(之)全体」;表方面者犹言「上之」,在浅文言可直接用「上」字,此则相当于改短语为词,如:「理解(底)敏捷的」quick of understanding=「理解(上之)敏捷的」=「理解(上)敏捷的」、「讲话(底)迟钝的」slow of speech=「讲话(上之)迟钝的」=「讲话(上)迟钝的」、「听力(底)困难的」hard of hearing=「听力(上之)困难的」=「听力(上)困难的」。
【语义上「底」字得替换为「之」字之情形】
1、韵律需要,如:生存(底/之)道;
2、语体需要,如:余(底/之)哲学;
3、主谓关系,如:猎人(底/之)打猎、朋友(底/之)到达;
4、整体部分关系,如:吾人(底/之)全体、工人(底/之)多数;
5、同位关系,如:撒谎(底/之)恶习。
〖随感〗
一、由洞见保守,分出「无形的圣言」暨「有形的圣言」。无形者,是永恒的、真实的;有形者,是历史的、变异的。复由此二分,人所组成之组织,亦有「无形的组织」暨「有形的组织」,盖在生活上原有虚实之参半。(如何看待组织?)
一、考诸史实,宗教底伦理化,必导致无宗教,而圣礼底仪式化,乃未必无圣礼,反而保存了圣礼。(如何看待礼仪?)
一、去除罪孽与虚妄之枷锁,吾人反更得自由。真理统类原不外于生活,生活所得有者,非被废除。再者,有真理合法的保许下,所作所为始能随意。而在罪孽与虚妄下,吾人只是二选一;唯在统类生活之下,吾人乃在求美之境中享有丰盛。由「命境」而入「为境」,「为境」与「命境」互动而入「美境」。(命为→美)
一、以得「好报」底多少为凭据,论证自己为「好」,洵无道理。由生活中之所谓「好」者,系与他人比较而来,无论种类,但就量说,好人之好报亦未必多过恶人,盖恶人无底线,敢为自己底利益而不择手段,至于多有收获。故真正的「好报」乃与自己比较而来,不在量上之多少,而在质上之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