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26笔记——勝爲士
(2022-03-27 00:28:59)
标签:
伦理生活信仰哲学真理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三月廿六日、来复六
〖记事〗今日,烦。
〖探究〗
一、术语可以来自专有名词,但专名并不都是术语。在对译专名时,尤其两个以上之普通名词所组成之专名,应尽量成词,如:the
Lord→夫上帝→「上帝」、the United Nations→夫联合的诸国家→「联合国」、New Year's
Eve→新的年底前夕→「除夕」、Saturday Evening Post→星期六晚邮报→「星期六晚报」、the University
of London/London University→夫大学伦敦者/伦敦大学→「伦敦大学」、the
Alps→夫阿尔卑斯→「阿尔卑斯山」。为辨识语义,有时亦可前加定冠词标明,如「(夫)北京火车站」。
一、为避免「一」字与作为标点之「—」混淆,在不歧义时,可按旧公文成例将「一」改写为「乙」。尤其不定冠词之a/an,正可写作「乙」,如「乙小时」an
hour,为泛指的;「一小时」one hour,则强调数量。又如:Give me a post-card.「畀余(乙)明信片。」The
Shaws were naturally a musical family.「肖氏天然地为(乙)音乐的家族。」It is a very
good cheese.「斯为(乙)甚好的奶酪。」She is quite a beauty.「伊诚为(乙)美人。」He is a
Chinese.「渠为(乙)华人。」另规定此「乙」字不重读,强调时则重读为「一」。须知不论不定冠词之「乙」抑或定冠词之「夫」,在简约文体中多可省略,如日记、标题、说明、标志、广告、地址、电报、注释等,此点与英文同。
一、浅文言文风上承清代公文,故可参考《清实录》。
〖随感〗
一、前说新群主义开「三治」,即圣治、政治、群治,而政治归势必之学,需实践智慧,即明智。于是,「左的」「右的」均就「命为互动」说,「左」为进步,「右」为退守。但无有左、右的主义,唯有左、右的手段。且所谓退守者,就命境说,在政治生活上虽不谋变进,但所保守者,一在信仰洞见,二在真理实统,亦无为而有为也,是「互动下之有为的命境」。而所谓进步者,就为境说,亦不外于此信仰洞见与真理统类,即「互动下之有命的为境」。总而言之,是「合显的事理之境」,一以「显命」,一以「显为」。人生底宪治,通社会治理底宪政,即生活之通政治,是以言「左」言「右」,均有政治上之事。生活要我求真、我落实、我权衡,而「左的手段」与「右的手段」亦无非就此说,故推之则有政治上之我国暨我群等之求真、落实与权衡。(新群主义的命境、为境、左、右)
一、既要多化,便非有群无国,故仍得有「自由国」。「自由」是「圣治的」,「国」是「政治的」,其余是「群治的」。圣治在信仰,群治在规律。非有经验,不成明智;无有明智,不成政治。知明智之所在,是知「显命」「显为」之所以别也,亦执求真、落实、权衡也不辍。以此经验而明智、而政治者,是生活政治维度,乃前此个人第四境界向人群层次之扩展,以继续「命为互动」,则「显命」「显为」者似「新命境」「新为境」矣,明智处是对已然处之有为有成之加增,而不以「境」论。由明智之点上透,是真理统类信仰,以圣治为极则,于是求真落实互动而建构,其下则群治开出。进以「显为」,「左的」也;退以「显命」,「右的」也,而实统不废。然其不得已时,须知自明智而下探,是虚妄界;生活与政治,复不外于权衡。脱虚故与之争,战所从出也;权衡则论功利,两害相权而取其轻也。以上可画为「三治图」,三治关系如此。(三治)
前一篇:22.03.25笔记——勝爲士
后一篇:22.03.27笔记——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