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473b15c3jw1es7mwshpajj21kw2dfnpd.jpg近期热点生物:黄栌" TITLE="#微博物候#
之所以著名,是因为“香山红叶”指的就是它。记住,不是枫叶。虽然香山近年也种了些元宝枫什么的,但红叶主力还是黄栌。
11月的北京是最美的,天蓝蓝,没雾霾,没沙尘暴,还凉快,香山红叶也在此时最红。但强烈建议你们慎重考虑,能不去就不去。原因有三:
1.
http://ww2/large/473b15c3jw1es7my59kwdj21kw11tqox.jpg近期热点生物:黄栌" TITLE="#微博物候#
2.
http://ww2/large/473b15c3jw1es7mzmmxsqj21kw23u1kx.jpg近期热点生物:黄栌" TITLE="#微博物候#
3.人多。这是最要命的。红叶节时,一天十多万人爬香山,交通瘫痪,公交挤不上去,如果进山后随大流走,那你看到的大部分红色是旅游团的小红帽,耳边是导游喇叭里“十五的月亮”,偶尔有一棵黄栌,上面还挂着各种留影的人,恐怖极了。
要是非去不可,那别去北山,要去南山,沿着南山大墙走,那里黄栌最密,很多著名的照片都是那里拍的,但大部分游客不知道这条路。切记切记。
http://ww3/large/473b15c3jw1es7n1ip3dwj21kw2cz1kx.jpg近期热点生物:黄栌" TITLE="#微博物候#
为何黄栌在5月也引人注意呢?因为现在是花期。开出的不孕花很快脱落,然后花梗伸长,上面布满细毛,好似一团团红色的轻烟,所以黄栌又名“烟树”。http://ww4/large/473b15c3jw1es7n2uyxodj21kw1kwnhf.jpg近期热点生物:黄栌" TITLE="#微博物候#
因为烟树这个名字,有人望文生义,以为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指的就是黄栌。其实不然。细抠起来,蓟门烟树这个景,实在让人无力吐槽。
古代的北京地区,曾有一个“蓟城”。蓟门就是当时一个地名。位置在今天法源寺一带。金代时,这儿是一景,叫“蓟门飞雨”。到了明初,由于这里有“树色烟光”,所以改名为“蓟门烟树”。
后来,一段元代的废城墙,被百姓扒了个豁口,方便通行。有人误以为这个口子就是“蓟门”的遗址,还煞有介事地说这里“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以讹传讹,真的蓟门烟树反而被忘掉了。
到了清代,乾隆要给燕京八景立碑,就把“蓟门烟树碑”立在了这个豁口上。还作诗:“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可见当时这里很荒凉,事实上周围都是乱葬岗子。顶多有点杨柳,有些炊烟,乾隆估计也是硬着头皮牵强附会的。这个碑上罩了个黄顶的碑亭,于是便成了唯一的地标,此地至今还叫“黄亭子”。清末时,亭子顶塌毁,后来干脆全塌了,只剩一个碑。
80年代初,政府重修了它,并且把那个豁口修成了一个城门洞,表示这是“蓟门”。其实是将错就错。
http://ww4/large/473b15c3jw1es7netkabzj20vk0vk10l.jpg近期热点生物:黄栌" TITLE="#微博物候#
http://ww1/large/473b15c3jw1es7nf545ebj20vk0vkq8y.jpg近期热点生物:黄栌" TITLE="#微博物候#
看过这些,你应该知道,“蓟门烟树”虽然一改再改,但从来都和黄栌没关系。这一段古城墙,如今树木极其茂密,走在城墙顶,仿佛身处山野,很难想象是北京的繁华地带。
http://ww2/large/473b15c3jw1es7nihob3sj21kw23uhdt.jpg近期热点生物:黄栌" TITLE="#微博物候#
碑前碑后,有几棵近年长起来的黄栌。我昨天来到这,看到了它如烟似雾的花梗。如果非把这附会成蓟门烟树,倒也有趣,毕竟这个著名的景色,已错到尽头,覆水难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