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餐桌】凉粉:多种原料,同种变形(《博物》2013年6月号)

http://s15/bmiddle/473b15c3g7cc3404a721e&690
【博物餐桌】凉粉:多种原料,同种变形(撰文/艾晓騧 摄影/唐志远)
凉粉在夏季的饮食中出镜率极高,当你用它就着各种作料,给嘴巴、肠胃消夏时,可曾想过,你吃的到底是哪种凉粉?没错,那些看似差不多的弹软冻状物,却有着不同的名堂。
凉粉按照制作原料可以分为三类:淀粉类、草植类和海藻类。虽然来头不同、口感各异,但制作方法又殊途同归。
↑不管制作凉粉的原料是什么,第一步都是要把它熬成黏稠的汤水。因为这些原料在化学上都属于多糖类物质,遇水受热,会先形成黏稠的胶体,然后随着温度降低,胶体分子间发生聚集,形成网状结构并把水分子包裹在网中,就成了有弹性的冻状。这个过程跟晶体结晶类似。有时,人们还会在不易凝结成胶的原料中加入明矾、小苏打等可溶性盐类,来促进凝结,增强成品的韧性。
——————————————————————————————————
【淀粉类凉粉】
绿豆凉粉是东北、华北和中原一带的传统小吃。绿豆淀粉黏性大,吸水性却不好,所以制作时需要添加明矾来促进凝结,做出来也很容易散架。
↑
红薯凉粉好吃不好看,因为制作它的红薯淀粉中含有酚类物质,熬煮时会氧化变色,让凉粉看起来“灰头土脸”。
↑
荞麦凉粉是西北特色,由于荞麦含粗纤维多、含淀粉较少,用它做凉粉时,就只能用淀粉含量集中的麦芯部分磨成浆,再加小苏打促进凝结。
↑
大米凉粉在长江以南的稻米产区更为盛行,熬好的米浆“点”入些许石灰水,从漏勺的孔洞间滴入凉水中凝结,就成了造型可爱的“凉虾”。
——————————————————————————————
【草植类凉粉】
↑
四川著名小吃“冰粉”晶莹透明,是用植物“假酸浆”的种子在水里揉搓出胶质,再以石灰水凝固而成。
(↓假酸浆 摄影/王辰)
↑
“烧仙草”是夏季奶茶店中的热卖产品。黑乎乎的仙草凉粉,是一种草本植物“仙人草”用水熬煮成胶后凝固成的。
(↓仙人草/仙草/凉粉草)
“烧仙草”是夏季奶茶店中的热卖产品。黑乎乎的仙草凉粉,是一种草本植物“仙人草”用水熬煮成胶后凝固成的。
(↓仙人草/仙草/凉粉草)
http://s11/bmiddle/473b15c3gdfa0842a8f8a&690
——————————————————————————————————
【海藻类凉粉】
http://s8/bmiddle/473b15c3gdfa0847af887&690
——————————————————————————————————
【海藻类凉粉】
http://s8/bmiddle/473b15c3gdfa0847af887&690
↑
海藻“石花菜”(也叫“鹿角菜”)不但是一道常见的凉菜,而且它的主要成分“琼脂糖”,还是果冻等食品中最常用的天然添加剂。琼脂糖遇水受热后就会融化成胶体,遇冷再凝固起来,就可以直接做成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