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博物杂志
博物杂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88
  • 关注人气:1,7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探奇】冰川雕刻出的传奇(《博物》2013.1)

(2013-01-21 11:33:36)
【自然探奇】冰川雕刻出的传奇
撰文/吴秀平 摄影/杨孝 刘正良 石虎(《博物》2013.1)


在重力作用下,冰川每天从源头慢慢往下踱步,多则几米,少则几厘米。尽管前方早晚要面临消融的命运,也义无反顾。当冰川最终消逝,却在大地上留下了不朽的杰作:错落的冰斗与角峰、巨大平滑的U形谷、充满线条感的擦痕石、孤独的漂砾、美丽的冰碛湖……这些冰川遗迹仿佛在诉说着冰川生前的传奇。


http://s4/bmiddle/473b15c3td3c368c434d3&690

冰斗:岩壁围簸箕,山间“一斗”湖

冰斗最初只是雪线附近的凹陷地段,也是冰川的源头。冰川在流动中不断刨蚀,把坡面上的凹陷越挖越深、越挖越大,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斗”状的地貌。当冰川退去,冰雪融水留下,便成为山中的“一斗”之湖。(图为新疆天山山脉西南段哈尔克山北坡“天池”。)


http://s7/bmiddle/473b15c3td3c36936e926&690

角峰:冰川“削铅笔”,孤峰立宝刀

瑞士的策马特峰是典型的冰川遗迹——角峰。山坡凹陷处形成的冰斗,会随着冰川侵蚀不断扩大,最终从不同侧面汇合,几个相邻的冰斗夹峙着残留的山峰。这种像“削铅笔”一样削出来的山峰,往往矗立在山顶,呈尖角状突出。世界上许多著名高峰,比如中国的珠穆朗玛峰、欧洲的勃朗峰,都属于角峰,只不过典型的程度不同。


http://s2/bmiddle/473b15c3td3c36a04aa91&690

U形谷:冰川的“超级滑板赛道”

冰川不仅擅长雕刻凌厉的地貌,也会修建平滑的“半管型赛道”。图中地点是内蒙古赤峰地区的黄冈梁,看起来形状非常标准,它是冰川剥蚀出的“U形谷”,也叫“冰蚀谷”。固体冰川经过的时候,要比流水粗鲁得多,连挖带刨、又磨又锉,所以加工出的沟谷更深更直,形状平滑。


http://s13/bmiddle/473b15c3td3c36ab49c4c&690

漂砾:冰川爱搬运,石头爱旅行

茫茫雪山脚下,大石头仿佛在拍“到此一游”的标准照。这种与周围岩质明显不同、突兀地出现在大地上的“飞来石”,大多是冰川从远方搬运来的,叫做“冰川漂砾”。在长期运动中,冰川一边散步,一边剥蚀周围的岩层,并将它们运载到远方,抛弃在自身融化的地点。


http://s7/bmiddle/473b15c3t7b938ac40666&690

擦痕:冰川的流线型“脚印”

在格陵兰岛东南部,海边的岩石上有无数灰黑色的线条。这些流线型的印痕,是几百万年前冰川搬运过程中,无数碎石在冰川“槽谷”的基岩上不断擦出的印迹。我们可以从这些“脚印”的粗细中判断冰川运动的方向:粗的一端指向上游,细的一端指向下游。


http://s3/bmiddle/473b15c3td3c36c4adae2&690

冰碛湖:冰川筑堤坝,乱石围“镜子”

冰碛湖往往位于高海拔地区,面积相对小,而周围则布满细碎的“石头渣”。气候转暖,冰川融化,砾石在冰舌末端汇聚成一道巨大的“堤坝”,称为“冰碛石”。冰川进一步融化后,这排石头成为天然的堤坝,拦住冰川融水,就能形成大一些的冰碛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