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彩瓷人物,内含丰富故事

标签:
文化财经收藏图片 |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
八仙人物,与其他的道教神仙不同。八仙,均来自人间,而且他们身上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的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八仙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一般道教宫观都有供奉八仙之处,或是专门建个八仙殿,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中,相传八仙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祝寿题材。八仙人物,历史上出处不一。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盛唐初时擅道术之士张果。
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这与道教的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呼应。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曲,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早期,八仙的事迹,散见于唐、宋时书籍中,但尚未形成群体。真正集合了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但人名有出入,各个剧本的内容,不尽相同。这说明,元代,是八仙故事的动荡与磨合然后成型固定期。
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第一个是汉钟离权,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但是,笔者茂森林9收藏的一个元青花八仙人物瓷缸上,有何仙姑。这个铁的证据证明,元代时,就形成了后来在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中排定的八仙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与后来一直相传的八仙,完全吻合。
上面,是我收藏的一个元代五色花描金人物六仙纹瓷器。元代瓷器上,有的只绘画了三仙、四仙、五仙、六仙,也有绘画了八仙的。在这个元代瓷器上,六仙中,就没画何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