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11月15日

(2016-11-15 20:43:44)

田黄石的摩尔硬度为2.5—2.8度。比人的指甲硬,比铜钥匙软。凡是人的指甲能划动的或铜钥匙划不动的都不是真正的田黄。

(二)田黄的密度在2.5/cm3—2.7/cm3之间,凡是密度不在这个范围内的石头就可以排除是田黄石的可能了。

(三)田黄石是我国三大印章石之首,用刀轻刮,则刀感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故极利雕琢。由于玉的硬度大,木雕的有些技法在玉雕上就实现不了,同理其他种类的雕刻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而田黄石则不然,由于田黄石的硬度非常适合雕刻,因此田黄石的雕刻就能够做到兼收玉雕、木雕、核雕、象牙雕……的雕刻技法于一身,这一特点使得田黄石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特性。

(四)田黄石的几种特征

    石皮、格筋、萝卜纹、砂粒、虱卵纹是通常可以在田黄石或田黄石作品上能看到的几种特征。这几方面要综合所有因素利用排除法进行甄别。

(五)鉴别田黄“红筋”是要点

    鉴别田黄石的最主要的标志要看血丝(红筋)。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石头里除田黄石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具有这一特征,就连田坑以外的其他品种的寿山石也没有,这样的“唯一性”是只有真正的田黄石才具备的最靠得住的特征。血丝越细密,有规则,石质也就越好。只要你能确定血丝(红筋)不是人工染色的,再综合其他就不难判断田黄的真假了,这一鉴定田黄石的秘密很多行家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往往都不肯说出来。原因你懂的。

(六)田黄石必需具备六德

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

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

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

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

5)凝:指半透明的冻状;

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油之欲滴了。

(七)鉴别田黄不可忽视的特征之一:虱卵纹

古人做文章的态度较之今人要严谨的多,尤其在指事状物方面。那这个特征指的是什么?在此之前生活困难,条件差,没有换洗衣服,洗澡次数少,身上就会生虱子。这种小东西产下的卵非常小,白色甚至卡上去闪着白光,一般沿着衣服的接缝处或单个或几个的排列着。田黄石上的虱卵纹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今天古人用来形象描绘田黄石特征的词汇“虱卵纹”怎么就消失了呢?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涤材料的现代化,虱子这种寄生虫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消失,年轻一代中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虱子是什么东西;2、虱卵纹的形成一般在田黄的皮壳上,而且与古人原始的加工工艺有关。古人一般用手工刻刀,速度慢,田黄石表面的组成颗粒比较大,刻刀游走的田黄石上面,

    4、还有个原因就是凡是当师傅的都会留一手,你懂的。

(八)上手鉴别田黄的要领

闭上眼睛用大拇指轻抚田黄石表面,你会慢慢体会到田黄石质的细嫩,愈摸愈温润,愈摸愈有情韵,舒服惬意、妙不可言,行家鉴定田黄时,定要握在手里反复揣摩,时不时地还要在自己的脸上蹭上几下,品味的就是那么一种特殊的感觉,说不出来却能真真地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田黄石的底蕴,是其有别于其他一切石种的真实存在,因为无论你用什么东西来假冒田黄,也不管你的造假技术有多么的高超,但结果是你终归做不到极致,那个媚眼就抛不出来,事实证明田黄的那份底蕴和玄妙是仿不出来的。

(九)田黄石保养方面的鉴别

    田坑中的田黄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田黄石,其不松、不脆、不涩;不硬、常年不上油亦不燥不变,一经摩挲便觉油之欲滴,不用上油就可以长期保存,可见那些需要上油保养的所谓田黄石就不是真的。

(十)田黄石的价值

     都说一两田黄三两金,可在当今这个世界上,田黄的保值性早已远远超过了黄金本身,黄金还有落价的时候呢,田黄的价格却一直在涨,到底要涨到什么程度,谁心里都没谱,据说非常可能变成世界上最贵的石头。   既然如此,自然就要得之而后快了。可田黄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石头,似乎并不需要拥有它的人去普及它的价值,欲得者众,可谓蜂拥而上。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特别是田黄资源已经枯竭,即使是田黄产地也是再也没有田黄产出的可能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成就了每一件用田黄石雕刻完的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文物,既然是文物,价值就不可估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