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2016-11-15 20:43:44)田黄石的摩尔硬度为2.5—2.8度。比人的指甲硬,比铜钥匙软。凡是人的指甲能划动的或铜钥匙划不动的都不是真正的田黄。
(二)田黄的密度在2.5/cm3—2.7克/cm3之间,凡是密度不在这个范围内的石头就可以排除是田黄石的可能了。
(三)田黄石是我国三大印章石之首,用刀轻刮,则刀感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故极利雕琢。由于玉的硬度大,木雕的有些技法在玉雕上就实现不了,同理其他种类的雕刻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而田黄石则不然,由于田黄石的硬度非常适合雕刻,因此田黄石的雕刻就能够做到兼收玉雕、木雕、核雕、象牙雕……的雕刻技法于一身,这一特点使得田黄石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特性。
(四)田黄石的几种特征
(五)鉴别田黄“红筋”是要点
(六)田黄石必需具备六德
(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
(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
(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
(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
(5)凝:指半透明的冻状;
(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油之欲滴了。
(七)鉴别田黄不可忽视的特征之一:虱卵纹
古人做文章的态度较之今人要严谨的多,尤其在指事状物方面。那这个特征指的是什么?在此之前生活困难,条件差,没有换洗衣服,洗澡次数少,身上就会生虱子。这种小东西产下的卵非常小,白色甚至卡上去闪着白光,一般沿着衣服的接缝处或单个或几个的排列着。田黄石上的虱卵纹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今天古人用来形象描绘田黄石特征的词汇“虱卵纹”怎么就消失了呢?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涤材料的现代化,虱子这种寄生虫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消失,年轻一代中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虱子是什么东西;2、虱卵纹的形成一般在田黄的皮壳上,而且与古人原始的加工工艺有关。古人一般用手工刻刀,速度慢,田黄石表面的组成颗粒比较大,刻刀游走的田黄石上面,
(八)上手鉴别田黄的要领
闭上眼睛用大拇指轻抚田黄石表面,你会慢慢体会到田黄石质的细嫩,愈摸愈温润,愈摸愈有情韵,舒服惬意、妙不可言,行家鉴定田黄时,定要握在手里反复揣摩,时不时地还要在自己的脸上蹭上几下,品味的就是那么一种特殊的感觉,说不出来却能真真地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田黄石的底蕴,是其有别于其他一切石种的真实存在,因为无论你用什么东西来假冒田黄,也不管你的造假技术有多么的高超,但结果是你终归做不到极致,那个媚眼就抛不出来,事实证明田黄的那份底蕴和玄妙是仿不出来的。
(九)田黄石保养方面的鉴别
(十)田黄石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