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星期6。笔者茂森林,我,早晨6点多,从家里出发,乘座地铁,到了汉口香港路古玩地摊市场。不一会就花钱20元,买到一个古老的收藏章。几乎和上图片中的第三个印一模一样。印文是,曾藏王惕安处。仔细看,印,是不太明显的长方形,两者的字体也相同。让我吃惊的是,印体竟然是象牙。从印的包浆看,应当是清代的印。于是,我回家研究。得知简要情况如下。
镂香阁王氏:镂香阁,邵念堂。王氏,光绪,书画。初寓吴江之舜湖既復迁居吴中。王祖锡,字二朗,号梦龄,又号惕安,亦作惕盦。秀水人。寓居吴城。以廪贡生出守将乐县,迁龙溪。政声卓著,奉调建安,民咸德之,復任将乐。卒于官。平生好古成癖,所收金石书画筑室藏之,著有《尚古录》,稿积盈尺,未刊行。咸丰戊午生,光绪戊申卒,年五十一。其藏印有朱文方形“惕安藏石谷画”、“惕安珍赏”、“惕安藏非常画”、“惕安珍藏”、“王惕安秘箧印”、“惕安秘玩”、“惕闇秘藏”,长方形“惕安心赏”、“惕安珍藏”、“镂香阁法书名画”、“惕安藏廉州画”、“邵念堂书画记”、“曾藏王氏镂香阁”、“玉英妾掌记”,白文方形“惕安鉴赏”、“祖锡审定”、“惕安得意”,长方形“曾藏王惕安处”、“镂香阁中神品”、“镂香阁主审定名人真迹”诸章。今按:祖锡,王伟桢之子。溯王氏作寓三吴,乡邦已无所闻。今从《吴县志》流寓条节录,略历著述,遂得重传于世。
我觉得,目前我收藏的这个象牙的曾藏王惕安处收藏印,内涵很多秘密。一是,这个印中的藏字的右上角有绿豆大小的磕缺。二是,印,约有两厘米高。印的上部,相当明显,被人为割掉了。印的一侧刻有边款。边款的主要内容随着印章被割而分离,余下的大约两公分印章体上,仍可见到剩下的月初三日和另一行的制字。字体很小。笔者茂森林认为,从象牙印章材料和这个印章多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这个印章是真实的。确确实实是王祖锡的收藏印。不是假冒、仿造的。目前我收藏的这个象牙印,蕴藏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如,这个贵重的印,为何流落到地摊上了?它被割的部分,现在何处?幸好,如今这印被我捡到。我在研究这印的来龙去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