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两田黄十两金方形翻番

(2016-09-20 23:14:42)
标签:

财经

收藏

图片

文化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一两田黄十两金方形翻番

一两田黄十两金方形翻番











    田黄石生于福建寿山溪沙中,但此处不是田石的原生地。根据寿山的地质测定,寿山石生于白圣纪,即恐龙时代。经地质变化,落入溪中砂层内的田石,经过近亿年的水质、地质交互作用,成为田坑石。这是山坑产的各类黄石无法比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石帝”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前人记:“田石色浓者,惟在肤外一层,越剥入,则色越淡。”福建多红土。分析得知,此土含铁较高,为氧化铁质。寿山溪水中多含铁离子,亿年来对田石的作用,促成了田石的橘皮红、田黄、黄金黄、批把黄等黄色。田白的红丝如血缕,田黄的红格等红色,及黑田的黑色,是大自然的杰作,无与伦比,乃天生瑰宝,世界惟一。对田石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加倍珍爱。

    田黄,以材之方者难得。其中的色纯者尤罕。因非砍削,则不能成立方体。田黄石之材以方、高、大为贵,扁材次之,条材更次之,随形为最次了。有些天然随形看似大,但别说裁成方,恐怕连扁、条材料都取不出来。

  方者,八角六面正方体,其材要求八角的空间方整,取材必然要求条件高。作为中国印章之正宗,皇帝、官府的“正印”均要求正方印面,故其档次也最高。而像书画中的抬头章、闲章之类才用扁形、随形、葫芦形等。有人以为方印就是把印材直接切裁为六面立方体,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印章虽以六方为贵,但因为制印还须制纽,而天然不存在六方平面体,必然要人工裁成六个平面,雕人裁石必留一面天然为制印纽用。所以六方印实际是以六方做印台,另留一面制纽用的五面印。更有高手,在裁五面时见有侧面好冻纹,不忍除去或留做纽料,制成媲虎瓜蒂类,突出于四面台之外,与上面之印纽题材连为一体,物从石中出,生动秀美,引人遐想,妙手巧思也。

  印材在裁石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自然以高度为贵。一般中小印(一寸见方以下),三分之二为印台,三分之一雕纽,但不绝对,做法可千变万化,但高者必料多,也便于侧面刻边款。一般印章,印台高可多磨数次,便于反复多次刻印文,但特别提出的是,珍贵印料或名人印章,切不可磨损丝毫,天然尤物不易得到,宜珍惜。

  大的前题是美、优秀,其原则如同鉴别宝石、钻石。相同价格的钻石、宝石,有小而优和大而劣者,应以小优为首选。印章亦如此,首质而次量。自封建帝制倒台,民国以后,民庶官僚,制印标准无限制、尤其是现在一些无知者和各类人群为某种想法支配,将自己的印章越刻越大,以此炫耀财富。尤其是在吉尼斯世界之最的影响下,单纯追求纪录。印章是要印在纸上的,纸的大小,内容的需要,都有其艺术的内在标准,使其完美融合在一起,方可成为一件上品:如故宫的檀香木一尺以上方印,与九重宫殿及两丈长大条福才相匹配,而扇面小楷与风流小印相映衬,给人以和谐之美。有人恨不得把泰山锯下来,刻上自己的名字,以为能出名,其实真正留名的印章除石质外,就是其内容之美、文字之美、篆刻之美等等。因此,即使没有限制,印章的大小也不是单纯的以大为好。








一两田黄十两金方形翻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