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深厚的渔文化

标签:
文化图片历史旅游 |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
在武汉,每年会举办春秋两次钓鱼展。春秋,是户外远足休闲垂钓的好时机。得益于湖北是千湖之省的地理条件和产业优势,目前全省钓友人数保守估计在千万左右,产业估值超过15亿元。据悉,全国70%以上鱼饵产自湖北。
4日12时,笔者在现场看到,700多个展位边,人来人往。展厅中,钓竿、饵料、线钩、浮漂、伞椅、网护、钓鱼船艇等钓鱼及有关户外产品,都有售卖。购买人群大多是年纪约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
展会现场有两个产品特别有趣、也吸引人。一是,一种叫“万里香”的鱼饵。因为,它可攻鲫鱼、鲤鱼等老鱼、滑口鱼、同时截杀中层鱼和直击底部鱼,在全国各地竞钓比赛中,其诱食效果突出。二是,一个名叫有天眼辅助灯的水下录影设备。如果你有了这个设备,即使是在黑乎乎的夜钓环境,也能让钓鱼者看到水下情况,还能录影。
钓鱼及户外用品展览会已连续在武汉举办六届,展出面积从首届的不足5000平方米的规模发展到本届的20000多平方米,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钓鱼及户外产业盛会。自古以来,湖北武汉就有深厚的渔文化。这次展览会,盛况空前。这,进一步说明,湖北武汉的渔文化,越来越深厚。如,湖北有一家渔文化集团公司,自2003年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钓鱼大奖赛和三届渔文化节。他们将钓鱼比赛和钓鱼文化、钓鱼行业论坛相结合,已发展成为行业内的全国重点知名品牌赛事。湖北省的渔文化与时俱进,目前,有大河放流,楹联、书法、鱼拓、摄影征集等活动,都凸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渔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当今人民群众“爱钓鱼,爱生活”的休闲生活方式。渔文化活动的举办,为中国现代钓具工业的发展,为中国钓鱼运动的推广普及和发展进步,为提升钓鱼竞赛本身的文化内涵,做出了贡献和有益的探索。这一文化盛事和钓鱼大赛,将长期举办。
前一篇:谈清代官窑瓷板画釉面的桔皮皱
后一篇:湖北省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