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难临头的凌晨

(2014-10-04 11:10:55)
标签:

中国

果断

时评

分类: 匪夷所思的370班机

大难临头的凌晨

大难临头的凌晨

大难临头的凌晨



    三月八日凌晨。武汉。飞行员作家茂森林在电脑前飞快地敲打键盘。他在写一篇文章:《我的偶像圣埃克苏佩里》。他喜欢法国飞行员作家苏佩里的小说《夜航》。他喜欢用“苏佩里”和“安东尼”这两个昵称,来称呼圣埃克苏佩里。茂森林佩服苏佩里,钻进夜空摸索航路。写到这里,他思绪万千,不由想到自己飞夜航的情景。云层之上是清澈的夜空,即将落下的半月散射出的光是分外柔和的。下半夜,空中的气流比较平稳。此时,飞行员驾驶飞机在夜空飞行,觉得飞机引擎的声音格外动听。如果说有空闲,飞行员可合理分配注意力,从驾驶舱的独特角度,看看翼下城市的灯光和夜空的星星。有时,会觉得,自己也是天上的一颗星。有时,会觉得,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凌晨。

    一个小时过去了,茂森林站起来,在客厅里做飞行员体操。主要是活动四肢、做颈部运动。医生说,这样运动,可预防大脑供血不足。集飞行员和作家于一身,这样的人不多。飞行员和作家,有一个共同之处:思维敏捷,联想丰富。

    此时,茂森林想到,朋友杨神农应当到了北京,一会儿,他应当到国际机场接机。顺着这个思路,茂森林又想到,杨神农的妻子柳黄,此时此刻应到了岛国首府的国际机场,接着,是她和她的家人登机的时候。

    是的,后来了解到的情况表明,柳黄和她的家人,确确实实,上了七七七班机。八日凌晨,飞机平稳地起飞了。接下来,七七七班机到了泰国湾上空。飞行高度:约一万米。这架飞机沿着前往北京的常规航线飞行,即将到达岛国和越南领空的边界。

    接下来发生的,本应该是亚洲极为重要的两个城市之间一天两次的例行飞行中惯常的情形:飞机转向东北,向中国首都飞去。此时此刻,岛国首府郊外的空管人员,通常会把七七七班机交给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的空管人员来监控。

       然而在三月八日凌晨,经过附近空域的飞行员却在有关无线电频段里,听到了一阵异常的交谈,声音越来越大。两国空管人员都想联络这架飞机,但都没有成功。两个国家的空管人员向一架又一架邻近飞机发出要求,让它们通过无线电联络七七七航班。在附近空域飞的飞行员们听到,一架又一架飞机的飞行员尝试联络:他们先后呼叫七七七班机,但呼叫过后,没人回答,耳机里只有静电干扰的杂音。

       七七七,九八呼叫。

       没有回应。

       正常情况应当是:对方在无线电里说,七七七回答。接着,九八告诉七七七:请七七七跟越南空管联系。

       七七七,五二呼叫。

       没有回应。

       相关知情人后来向外界描述了这些呼叫的情景。他们表示呼叫过程很平静,甚至只是寥寥几个词。尝试联络七七七班机的飞行员们当时都以为,这架航班无非是出现了普通的无线电故障。

       故事讲到此处,茂森林不由想起苏佩里的《夜航》。在夜里,三架班机相继起飞,接着,在空中分别飞向三个转弯点,又从这些转弯点飞向同一城市。谁也没有想到,其中一架班机卷进暴风雨中,接下来失踪了。故事在两条线上展开。一个人驾驶飞机,在电闪雷鸣的夜空拼搏。另一个人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通过无线电,指挥天上的飞机。一动一静,一明一暗。对比度相当强烈的画面交替出现,惊心动魄。此时此刻,如果你在阅读《夜航》,就仿佛天马行空,在瞬息万变的夜里,寻找一颗迷路的星星。

       当初在空中寻找七七七班机的尝试,很快就扩大了:跨越两个半球、涵盖陆地和海面的多国紧急搜救行动,紧接着开始了。从那时开始的寻找飞机的努力,现在已成为现代航空史上最令人困惑的案例。众所周知,可能要花数年才能解开这个谜团,也可能永远都会是一个谜。

       航班消失,全球瞩目。航班消失,时光消逝。随着时光的消逝,事件也在变幻。变出许多漫无边际的猜想。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里面藏匿着纷繁的不确定性。而岛国透露的信息中,有很多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关于七七七班机命运的任何推断都不能轻易排除。

       茂森林的朋友杨神农,几天后也到了岛国。他家有五位亲人在七七七班机上。他突然与五位亲人失去联系。他的天垮掉了。他觉得五位亲人还活在人间。他们只是一时间迷路了。他觉得,可能是在某个路口,跟五位亲人擦肩而过。或者说,和亲人之间只是隔着一张纸。杨神农懵了。他模模糊糊地认为,除了多国紧急搜救行动外,他个人要有个人的寻找方法。他决定用一个笨办法来寻找。先了解岛国航空公司的情况。亲人迷路,与这个公司有关:每天,有两班从岛国飞往北京的直飞航班。凌晨零点三十五出发、清晨六点三十分到达。那趟红眼航班上,有各种各样的乘客:度假的家庭、洽谈生意的商人,以及探亲或购物的游客。

       杨神农了解到,机场建议乘客至少提前两小时到达候机室。他在候机室的出发点徘徊:前几天,亲人们曾在此逗留。一时间,他仿佛闻到了亲人身上的芳香。此时此刻,杨神农首先想到的是儿子杨柳。八日凌晨,儿子在进行安全检查时顽皮了没有?他,可是个聪明、好动的小孩子啊。接下来,杨神农想到,五人中,岳父柳林的年龄最大,他六十二岁了。他为人豪爽、乐观。以前,他还担任过武汉王家墩机场安检站的领导哩。八日凌晨,当岳父经过安检站时,是不是感慨万端?岳父大人一辈子走南闯北,见过很多世面,社会经验丰富。这是前期他决定带领家人来岛国的理由。他们来到岛国后,成功劝说柳莺回国。这事,证明了岳父的能力。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岳母黄澄澄,是一个慈祥、端庄、多才多艺的老人。柳黄、柳莺,是一对双胞胎姐妹,都美丽、聪明,是出色人才。

       八日凌晨,杨神农早早地到了北京国际机场。一想到很快能见到五位亲人,他就高兴。他的溢于言表的兴奋样子,惹得当时陪伴在他身边的王俊雅和曾芳草都醋意连连。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将大难临头。曾芳草跟杨神农开玩笑,说,能见到柳家姐妹,多重要啊。看看,小猴子激动的。




(长篇小说《玄机》第二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