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放军要适应信息化战争

(2014-09-02 16:55:20)
标签:

解放军

信息化

时评

战争状态

战争潜力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解放军要适应信息化战争



解放军要适应信息化战争



    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中国的解放军应推进军事创新并适应信息化战争。中国的解放军要努力建立起一整套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新的军事理论、体制编制、装备体系、战略战术、管理模式。解放军要看到世界军事领域发展、变化的走向,看到世界新军事革命的重大影响,形成科学的认识和判断。解放军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有针对性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步伐,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伴随浪潮,人类战争形态亦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在此情况下,解放军要合上这一发展变化的节拍,要努力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才能使自身的建设保持正确的方向。

  这个问题已经客观存在。这是从美军的几场带有信息化战争特征的局部战争揭示出来的。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战争是高效率的、也是斩新的、昂贵的。它们表现为对整个战争资源的高度集成:通过电子军务系统,快速反应,集成挖掘信息等资源的最大能量,形成强大的战争力,服务于战争。参战各力量体系、融合成一个庞大的作战集团,对它的动员保障要求具有明显的集成性。另外,社会的信息和物质等资源、通常按照满足社会需求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需要的原则配置,比较分散,若不进行高度集成,难以形成强大的力量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此,笔者从信息化战争的动员为出发点,谈一下初步想法。信息化战争的动员,与自变量的常规战争大大不同了,首先,动员令的范围是快速拓展的。工业时代战争动员的范围,主要是在陆、海、空方面进行人、财、物的动员,谁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谁就能保持好持续的战争能力,直到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接下来的信息化战争,动员的范围,要延伸到陆、海、空、天、电及心理等诸多领域,甚至形成了全维动员的特征。在前期的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这种动员特点已日趋明显。如美国伊拉克战争中,交战双方特别是美军的动员范围就已经涉及到了陆、海、空、天、电及心理等领域。

  动员内容趋向精准。工业时代的战争动员,由于受各种条件特别是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基本上为过量型动员,造成大量人、财、物的浪费,即使具有了一 定高技术特征的海湾战争,美军也没能摆脱过量动员造成的浪费。据资料显示,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为了把多余的作战物资运回国内,花费了上亿美元的运费 。信息时代的战争动员,则表现为精准型动员,也就是通过对战争的规模大小、 时间长短、对手作战能力等诸多方面情况的科学分析,结合高技术模拟系统进行 推演,从而较准确地确定动员的内容与数量,进而提高对战争资源的利用率,减 少浪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已开始对这种动员方式进行实践,出现了随机式与 添油式动员,以满足每一阶段的战争需求,避免了大规模、粗放型动员可能造成 的浪费。

  动员对象侧重信息元素。工业时代的战争动员对象,是一般技能型人员和装备物资,而信息时代的战争动员对象,则更加注重信息化的力量元素。比如,对 计算机、通信、电子、雷达、激光、生物技术等行业中从事设计、研制、开发、 生产和维修的科技人员的动员;对国家独立的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的科技机构, 国营企事业单位附属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研机构等的动员;以及对军民兼 容性较强的民用生产设备或生产线,军工企业中平时用于研制、生产民用产品的 设备或生产线,以及经过改造能研制、生产军用产品的设备或生产线进行的动员 ,等等。

  当信息化战争的出现导致对战争动员的需求发生改变时,和平时期的国防动员建设只有迎头赶上,才会不偏离方向,不偏离轨道。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按照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原则,构建和完善以网状扁平化动员指挥机构为运转核心的动员体制,使其具备权威、高效、灵敏、多能的功效,逐步从传统国防动员体制向信息化战争国防动员体制转型,适应信息化战 争快节奏、高效能的特点。

  优化动员力量结构。按照多元化、小型化、模块化、多功能的要求,对国防后备力量进行分类编组构建,总体要有利于挖掘地方信息和知识力量潜能、有利 于快速动员转换、有利于军民一体作战,能持续不断地为部队作战提供信息、智 力、技术、人才支援,使其具备及时灵敏、能攻善守、配合支援、多向保障的能力。

  改进动员储备方式。重视无形力量特别是信息和知识的储备,使目前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物资储备转向以储备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装备等 方向发展,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信息力量要素的需求。为此,要加快整合地方 信息资源、加强军地通用信息人才的培养、加快军民通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搞 好平台和系统的预留预置等,打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基础。

  革新动员指挥手段。提高国防动员的战争保障能力,实现指挥控制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十分关键。为了达此目的,就要尽快开发军地互通、军民互联的国防动员信 息化指挥控制系统,实现国防动员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和精确化的建设目标 ,使国防动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准确度配合、支援、保障军队作战,适应信息 化战争一体化、系统对抗和高智能化的要求。

  强化战争潜力枢纽的防护。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进攻方不仅采取大规模空袭的硬杀伤手段,来摧毁对方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工业中心、交通枢纽、通信设施等战争潜力,而且还注重以“软”杀伤、收买手段,来瓦解对方军民的抵抗意志,夺取制信息权,对战争动员潜力防护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国防动员工作必须针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把加强战场防护作为重要的系统性工程来抓。如,在地方发展信息通信产业时努力贯彻国防的需求,大力开发和利用网 络监控与防护技术,将其运用于战争动员潜力防护领域;在地方重点设施建设中落实防护需求,提高战时抗毁能力,也就是要加大主要方向的重要地区、重点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现代国防交通网络建设,完善配套通信防护工程和重要战略设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有效地抗住敌人的信息化的空袭。







解放军要适应信息化战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