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沙市肩负着国家经略南海,维权维稳、开发保护的重要使命。凡涉三沙无小事,要树立全局意识,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迎难而上,乘势发力,稳扎稳打,更好地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三沙市干部群众和驻岛官兵,有不怕艰苦、敢为人先、有所作为的工作作风。在各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下、社会各界对三沙的关爱和高度关注下,三沙市不辱使命,高度自觉地有效履行了职责,在基层政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军民融合式发展、南海主权维护与海洋资源保护开发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赞扬,也有效体现了中央经略南海,设置行政管辖地级市的战略意图。三沙设市不仅是海南履行中央赋予维权管海神圣职责,扛起国家海洋担当的重要举措,也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沙市迎难而上,乘势发力,稳扎稳打,特别是在配合国家重要战略意图和决策上,要确实发挥好三沙地方政府的有效作用和行政管理作用。基础设施越完善,三沙设市的各项功就能发挥得越好。三沙要加快完成国家下达的投资任务,继续高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首当其冲的是要做好西沙机场的扩建工作;要履行国家赋予三沙的行政管理职责,与国家有关部门有机、有效配合,维护好南海主权和正常渔业生产;要有大局意识,尽快完善与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联合工作机制,沟通协调,形成共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要认真学好国家周边外交工作会议精神,吃透关于周边外交的重要讲话,掌握维护南海主权与保护开发的工作原则和方法;要充分利用海南的地方立法权,在法律法规方面积极配合国家战略意图。
南沙态势图(部分)。

东门礁,1987年5月,东门礁开始建设高脚屋。1988年,赤瓜礁海战后,中国海军进驻东门礁。1989年8月,东门礁礁盘高脚屋和主权石碑落成。
两年前的西沙永兴岛建设图。
2013年早期的建设图:图的左上,又多了一个海港(与上图比照)。

近期的建设图。请看红箭头所指位置、三图之间的变化。这说明,三沙市首府的建设比较快,跑道两头延长了,又填出两块陆地。南沙要迎头赶上。
中沙的建设也要抓紧。

我国的南海战略,目前应当是保卫和建设两不误。在收复敌占岛礁一时无从下手的情况下,要抓紧搞好已控岛礁的建设。用建设、开发三沙市,来拉动经济增长。显而易见,我国将三沙市、尤其是南沙的已控岛礁开发、建设好了,拉动了经济增长,人员也增多了,接下来,收复敌占岛礁的条件,也就慢慢成熟了。
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西方国家则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总共有
230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南沙群岛距离祖国大陆约1000海里,位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在南海海域发现蕴藏量极为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之后更是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纷纷强占南沙的多处岛礁。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从马六甲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中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南海岛礁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资源,渔业资源、航道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每年大约有4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海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90%以上的石油输入要依赖南海这个航道;经过南海航道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二。就中国来讲,通往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
南薰礁,位于郑和群礁西端,东北距太平岛约13海里,渔民俗称“南乙峙仔、沙仔”。该礁由两个礁盘组成,低潮时,两礁盘上露出点礁数十块。多年前,由于南薰礁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自然环境也比其他礁盘更加艰苦,被官兵们称为“南沙中的南沙”。然而,最近几年在各级首长机关的关心和官兵们的自力更生下,南薰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薰礁位于郑和群礁西端,1988年2月24日进驻。
礁旁的沙洲,据说在2000年的时候还没有,现有100多米长,形状随季风变化,西南季风时是月牙形,东南季风时是个逗号形。沙洲上海鸟很多,特别是白鹭,也有不少鸟蛋。前不久还来了一只海龟,退潮时露出来了,100来斤,把它放生了。
形成这么一块露出水面的沙洲,很难得。曾经尝试在沙洲上种红树林,但后来都没存活,以后会慢慢尝试在上面种些植被什么的。
在南薰礁,可能气候条件不行,即使是“太阳花”,在我们这里种一两年后,就变异了,花开得少,花朵也变小了。
南沙守礁官兵在礁上虽然分工不同,但追求是一样:当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人口:如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驻守,无一般平民居住。
运输:有一个简易运输补给码头。


被越南侵占的我南沙岛礁。看看,越南的建设抓得相当紧。

88年海战,被我海军炸沉的越南船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