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玉兔子给我们打招呼了

标签:
玉兔车醒来了杂谈 |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被赋予纯洁、善良、敏捷、聪明等多种形象。经过全球征名后,我国首个月球车 被命名为“玉兔号”。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月球车,目前只有苏联和美国先后研制成功5款月球车,并成功实施了月球车在月球上的探测活动。经过10年艰苦攻关,我国研制成功首个月球车。“玉兔号”月球车重约140千克,呈长方形盒状,太阳翼收拢状态下长1.5米,宽1米,高1.1米,有6个轮子,周身金光闪闪。为了方便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任务,“玉兔号”上配置众多宝贝,比如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红外光谱仪……我们可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万里迢迢,“玉兔”到月球上有一大堆的使命和任务。
“玉兔号”的科学探测任务主要包括: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资源勘察、月壤物理特性探测等。“玉兔”要能够承载探测仪器在月球表面进行多点就位探测;要在月球表面一定区域安全行驶,并顺利接近感兴趣的探测目标;虽然月球车以地面遥操作控制为主,但必须具备自主实现危险应急和局部避障;还要能够适应月面环境,安全度过月球黑夜。在经过月球寒冷的环境后,不能“死机”。“玉兔号”能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它本领高强,能爬坡,能越障,能耐受300摄氏度温差,对它在月球上的表现充满信心。
我国“玉兔号”月球车原理样机共有九个分系统,分别为移动分系统、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综合电子分系统、电源分系统、热控分系统、遥操作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等。
“玉兔号”主要工作模式分为三类:行走、探测、通信。采用摇臂悬架构型,轮式行走装置,独立驱动;采用立体视觉完成周围环境识别;根据环境信息,实现安全路径规划;利用机械臂辅助仪器实现就位探测;利用测月雷达探测土壤厚度和分层等信息。
在月夜到来,月面的光照和温度环境不能满足月球车的工作需求时,“玉兔号”会休息,进入休眠模式,只保证和地面必需的遥测联系,大部分科学探测仪器关闭,电源和热控系统负责提供仪器的储存温度条件。待下一个月球白天到来,光照和温度条件达到要求,月面巡视探测器自主唤醒进入新一轮工作。
迄今全球共实施129次探月,成功率为51%。人们期待,“玉兔号”亲临月球,讲述一个与神话传说不一样的传奇。
就在玉兔醒来的前一天,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发表了一篇有关我国玉兔号月球车可能不会再苏醒的题为《向玉兔告别》的报道,提前表达对玉兔的“惋惜”和“哀悼”。然而,时隔不到24小时,玉兔号苏醒的消息,就从嫦娥任务官方口中传了出来,让人倍感惊喜。玉兔是以非正常状态进入睡眠的。原来担心它无法承受月夜极低温度,但它活过来了!好一个兔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