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态势图(部分)。

东门礁,1987年5月,东门礁开始建设高脚屋。1988年,赤瓜礁海战后,中国海军进驻东门礁。1989年8月,东门礁礁盘高脚屋和主权石碑落成。
两年前的西沙永兴岛建设图。
2013年早期的建设图:图的左上,又多了一个海港(与上图比照)。

近期的建设图。请看红箭头所指位置、三图之间的变化。这说明,三沙市首府的建设比较快,跑道两头延长了,又填出两块陆地。南沙要迎头赶上。
中沙的建设也要抓紧。

我国的南海战略,目前应当是保卫和建设两不误。在收复敌占岛礁一时无从下手的情况下,要抓紧搞好已控岛礁的建设。用建设、开发三沙市,来拉动经济增长。显而易见,我国将三沙市、尤其是南沙的已控岛礁开发、建设好了,拉动了经济增长,人员也增多了,接下来,收复敌占岛礁的条件,也就慢慢成熟了。
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西方国家则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总共有
230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南沙群岛距离祖国大陆约1000海里,位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在南海海域发现蕴藏量极为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之后更是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纷纷强占南沙的多处岛礁。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中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南海岛礁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资源,渔业资源、航道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每年大约有4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海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90%以上的石油输入要依赖南海这个航道;经过南海航道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二。就中国来讲,通往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


被越南侵占的我南沙岛礁。看看,越南的建设抓得相当紧。

88年海战,被我海军炸沉的越南船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