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茂森林9
茂森林9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727
  • 关注人气:24,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偷换最差城管概念:考核玩假

(2014-01-16 01:32:00)
标签:

武汉

城市

管理

虚假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杂文集

武汉偷换最差城管概念:考核玩假

武汉偷换最差城管概念:考核玩假

 

 

    武汉偷换最差城管概念,考核玩假。媒体报道,武汉城管去年出台全国首部城管考核办法,在日前公布的首轮考核结果中,8000多人员中排名最后十位的,全部是临时性质且没有编制的城管协管员。这10名协管员最终因考核不合格“丢了饭碗”。

    为什么说,武汉偷换最差城管概念,考核玩假?因为,临时性质且没有编制的城管协管员,不是公务员。武汉城管去年出台全国首部城管考核办法,给人的印象是,要考核从事城市管理的公务员。最差城管,专指从事城市管理的公务员中的最差,排出最后十位,因考核不合格,“丢饭碗”。

    临时性质且没有编制的城管协管员,因为他们不是公务员,就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只有公务员才能参加的、最后十位“丢饭碗”的考核。

    如果要对这些临时性质且没有编制的城管协管员进行考核,就应当将他们从8000多人员中分开,专门进行协管员的考核。

    武汉,为什么要偷换最差城管概念,考核玩假?说得粗犷一点,就是: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又想标新立异,又想袒护从事城市管理的公务员中的最差者。据武汉市城管委通报,排名后十位的城管人员考核不达标,有的是因为持续旷工,也有的是因为向商户要财物。难道说,旷工和向商户要财物问题,只在临时性质且没有编制的城管协管员中发生?

    为何“丢饭碗”的“最差城管”中,没编制内的公务员城管?武汉城管委法制处认为,相对于协管员,有编制的城管队员整体工作能力更强,素质更高。看看,他们偷换了最差城管概念,考核玩了假,得了便宜,还玩自恋。他们玩这种儿童游戏,蒙骗广大网民,蒙骗上级,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是相当可笑的。

 

 

武汉偷换最差城管概念:考核玩假

附,有关的新华评论:武汉评选 最差城管”的几点启示

 冯国栋

    武汉城管去年出台全国首部城管考核办法,将在8000多名城管人员中找出10名“最差”。日前,首轮考核结果公布,排名后十位的全是临时性质且没有编制的城管协管员。这10名协管员因排名靠后“丢了饭碗”。

    虽然考核结果引发了一些质疑,但武汉城管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以力求完善内部管理的决心与勇气值得肯定。近年来,城管屡屡因各种冲突“上头条”,不仅当事城管受到谴责,整个城管群体也陷入“塔西佗陷阱”,无论他们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假话、坏事。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愿意做出改变的任何努力都是应该鼓励的。

    事实上,城管与商贩间的纠纷见多了,人们也自然明白,并非所有城管都是恶人,也并非所有的商贩都无辜。城市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城管工作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兢兢业业为民服务;有一些商贩的确是为了私利,破坏了城市秩序。在这个前提判断下,我们再来看“最差城管”这份名单,或多或少能感觉到城管的诚意。他们已经意识到,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先把队伍建设好,只有整体执法水平提高了,才能公平公正执法,最终换来人民的尊重与认可。

    而公众对“最差城管”名单的质疑,也说明评选本身尚有改进空间。“最差”的不可能只是临时工,或许还有城管正式工,却因种种原因没有上榜。评个“黑榜”容易,但更重要的,是评选程序是否科学、民主,是否正确发挥了优胜劣汰的刺激作用。

    比如,评选可以给予群众一定话语权。工作成效固然是评判好与坏的一把尺,但群众口碑和意见也很重要,不能仅仅因为没有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就被评为最差,也要听听群众的声音,那些伤害群众的,不能成为“漏网之鱼”。

    评选“最差城管”也不能止步于辞退。成为“最差城管”,主观因素不外乎自身素质差,客观因素则可能是缺少岗位培训,缺少沟通机会。管理是一门学问,城管部门在评出“最差”的同时,也当反思自身管理方面的疏漏,多提供培训学习机会,提高城管队伍的职业素养。

    另外,“最差”的评选机制也不仅限于城管。相信在公务员序列中,也有一些态度消极、工作不力、不为人民服务的人,如果把这种评选机制引入到公务员队伍中,评选出“最差公务员”,以此激励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又何尝不可?(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