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茂森林9
茂森林9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251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游骂游客婊子的成因分析

(2014-01-08 23:05:15)
标签:

导游服务

婊子

云南

旅游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杂文集

 导游骂游客婊子的成因分析

导游骂游客婊子的成因分析

导游骂游客婊子的成因分析

    媒体报导,元旦那天在石林骂游客是婊子的那个女导游找到了。元旦那天在石林骂游客是婊子一事,又一次在旅游行业掀起轩然大波。骂游客是婊子。那时候,这个导游是一种什么心理?好好分析一下,是很有必要的。2013年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在旅游行业曾掀起轩然大波。在其实施前夜,一些旅行社、购物店的老总们坐不住了,就连导游们私下里也在议论纷纷,感觉未来迷惘。

    首先,《旅游法》对旅游行业普遍存在的顽疾:零负团费问题,作出规定:旅行社不得低于成本价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导游的服务费用须在包价旅游合同中明示。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旅行社将被停业或者吊销经营许可证。元旦那天在石林骂游客是婊子一事,又一次在旅游行业掀起轩然大波: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旅行社将被停业或者吊销经营许可证。元旦那天在石林骂游客的那个女导游疯狂骂游客的视频显示,其内容是:不购物,就一代一代是婊子。可见,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仍是旅游行业存在的顽疾。女导游疯狂骂游客,其原因就是游客没购物。于是,导游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可见,他们藐视《旅游法》,有法不依。与《旅游法》对着干。

  这几年物价在不断上涨,而我们的收入一年一年地在走下坡路。一个做了十几年导游的女士说,她从1999年开始从事导游工作,那时带团每天有40元至50元的补贴,一个月下来,能带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团。那时也有购物项目,但我们跟游客的关系却很融洽,彼此相互信任。不像现在,游客一上车就跟导游有对立情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我们带游客去购物的地方,是正宗的当地特产,价格与市面上相差无几,有的甚至比市面上还要便宜,游客们购物时个个心甘情愿、满载而归。哪像一些地方的旅游指定购物店,商品价格高出市面上至少一倍。   

    2013年10月1日实施《旅游法》前,导游带团,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旅行社支付他们100元左右的带团补贴;另一种是旅行社要他们缴人头费。旺季的时候,导游一个月最多也就接20个团,如果没有购物提成,每个月就2000元左右的收入;淡季的时候只有四五个团,如果没有购物提成,只有几百元的收入了。

  以前有一些旅行社曾尝试过聘请专职的导游为己所用,但后来都被迫取消了。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说,究其原因主要是导游的流动性太大,无法有效监管。旅游的淡旺季十分明显,旺季时一家旅行社导游的需求量可达上百人,淡季时却只需要几个人。对导游而言,淡季时如果只在“一棵树上吊死”,可能一个月都接不到一个团,如若挂靠在多个旅行社下,接团的机会就更多,收入自然也会高一些。

    培养出来的几个优秀导游,在全国、省、市专业导游比赛中获过奖,但这些人才陆陆续续地被别家旅行社高薪挖走了。旅行社培养专职导游的成本较大,由于导游流动性较大,渐渐地就没有哪家旅行社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了。于是,就产生了少数劣质导游,显而易见,元旦那天在石林骂游客是婊子的那个女导游,是少数劣质导游之一。

  不少游客在报团出游前往往会货比三家,哪个旅游团价格便宜就参加哪个团,报名前丝毫不考虑服务、品牌等,到头来不满意又四处投诉。

  “零团费”就是团费只够成本甚至低于成本。为了补足成本后赚钱,旅行社往往在自费项目、购物和一些额外的附加费等方面设置消费陷阱,诓骗、变相强迫游客消费。

  尽管《旅游法》明确规定,不得强迫游客购物,但如何界定“购物”,却十分困难。一趟旅游牵涉到吃、住、行、娱、乐,特别是境外游,取证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如果导游的薪资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根治“购物”恐怕只是一句空话。

  美国导游属于自由职业者,绝大多数靠服务所得的小费为生。在法国,导游根据一定的比例收取固定的佣金。他们购物店里的商品质量可靠、价格公平。

    根治“购物”是一句空话,且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旅行社的利润本来就不高,价格战却愈演愈烈,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服务质量的下降。导游服务未尽职责、增加购物时间、观光游变成购物。因此,游客对导游的信任度每况愈下,针对导游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导游骂游客婊子的成因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