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认为,所有正面报道广西一个农民哥,纯手工造出一架私人飞机,并试飞成功的媒体,都是愚昧的。这是将广西农民哥往死路上逼。广西农民哥驾驶私人飞机试飞,是未经国家空中管制机关批准的违法行为。如果他继续蛮干,迟早要发生空难。
媒体报道,近期,广西一个励志的农民哥,尽管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经过五年的准备和一年时间的制作,纯手工打造出一架双座固定翼的私人飞机,并且试飞成功。刚刚好,嫦娥三号登月,我们农民哥的飞机试飞成功!这样励志的视频,希望亲们帮分享转贴噢,谢谢大家!
无独有偶,2013年2月23日和25日,常州一家企业老板沈先生,挑了个空旷的地方,驾着他自制的直升机试飞了两次,飞到10多米的高度,并平稳降落。沈先生一直对直升机钟爱有加,他用4年时间花费了100多万元,亲手打造了这架直升机。
2013年2月23日和25日,不少市民途经武进高新区庙桥时,看到有人在试飞直升机。螺旋桨、操控台和尾翼等应有尽有,只是缺少外面的罩壳。一位目击者称,直升机的驾驶员座位前,还有电脑显示器那样的仪表盘,看起来还挺先进,上面有操控按钮,座位后面固定着发动机和两个油桶。
沈先生,大约30多岁。按动操控按钮后,螺旋桨便转动起来,直升机慢慢升空。不一会儿,飞机便飞到10多米的高度,并在空中盘旋起来。观众看着,都捏了一把汗。十来分钟后,直升机稳稳降落下来;过了一会儿,飞机再次起飞,盘旋几周后,再次平稳降落。
“驾驶直升机,脚上有2个动作,手上有8个动作,一个都不能乱。”下了飞机的沈先生告诉围观的人们。他称,这架飞机的发动机是从奥地利进口的,螺旋桨是专门定制的,所有零部件都是他自己摸索着造出来的。
笔者茂森林长期从事飞行员工作,接下来,注重学习研究有关的新知识,侧重研究飞机空难问题。笔者多次说过,现在各地兴起的农民或其他业余爱好者,自制飞机、滑翔伞、滑翔机、飞行器,并盲目进行试飞活动,是得不偿失的一条死路。希望有关的爱好者不要痴迷不悟。前期,我写了一篇文章,谈山东一个农民飞行员发生空难的原因,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又有一个四川的农民张明,正在执著地重走那个山东农民的老路。我相当担心!奉劝张明,牢记有关的血的教训。自制飞机或飞行器试飞:是得不偿失的一条死路!谁也没有想到,前期,又传来叫人悲伤的衣瑞龙遇难的消息,这是又一个血的教训。实际上,上述农民哥与衣瑞龙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死了,一个暂时没死而已。笔者非常希望广西农民哥能看到这篇文章。
据了解,目前,全国大约有30个农民参与自造飞机,其中,有的人暂时飞上了天。但是,笔者要说,归根到底,他们都将是失败者。这些满怀梦想、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农民,和他们能飞上蓝天或不能飞上蓝天的飞机一起,共同组成了一道乡土悲剧。
一些农民,一边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一边用仅有的积蓄实践着自己飞上蓝天的梦想。有人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后果,盲目地对我说,请茂森林先生不要以智者的身份去嘲笑讽刺他们,愿他们能驾着自己的梦想,在蓝天飞翔。
笔者认为,如果你是真心实意为他们好,就要同我一起,厉声奉劝:自造飞机或飞行器并亲自试飞的农民兄弟,你这是死路一条。这,不是以智者的身份去嘲笑讽刺他们!死路一条这结论,已经被很多血的教训所证实。衣瑞龙的血的教训,又一次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出事的原因是,不讲科学,盲目蛮干。
曹正书,四川安县永河镇五泉村农民。1984年开始在自家简陋的工棚里造飞机,先后造了10架飞机,皆折翼。
王强,四川安县农民理发师。从2005年4月开始,王强亲手设计、组装飞机,三个月后,制造出第一架飞机。7月15日,王强终于将飞机推上了跑道,飞机冲出150米后,在离地一米左右的高度持续飞行了5秒。
张斗三,广东潮阳关埠镇农民。1998年12月15日,一架以他和搭档——广东连州农民黄伟强的名字命名的“斗强三号”在阳江合山机场试飞成功,时速100公里,飞行高度可达3000米。2000年11月,带着自制飞机参加珠海航展,试飞一举成功,成为航展上的另类明星。2001年2月8日,张斗三领到了由中国民航总局签发的私用驾驶员执照!但是,后来,他后悔了,灰心丧气,将飞机撒散了,不搞了。
苏道成,湖北省郧西县农民。2001年5月1日,首次试飞以失败告终。为了造飞机,他先后购买了8台旧摩托车做试验,并花去数千元订购航天类书籍供学习用。2001年7月18日,苏道成在第8次试飞中,飞机起火,眉毛被大火烧焦。
2005年的一天,闲暇时,我看电视,无意中看见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正在采访山东省潍坊农民飞行员谭成年。那次的节目比较长,内容是:近10年,谭成年自制飞机的过程。他曾自制过3架小飞机。接下来,还有这种镜头:当时48岁的谭成年,驾驶自己制造的“成年三号”将妻子带上蓝天。这是他献给妻子的生日礼物。在妻子和女儿眼里,他的飞机是结实的,他的飞行技术是相当过硬的。此时此刻,他是民间的传奇人物。大部分电视机前的观众,当时是持这种看法。谁也没有想到,他这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今天,不是我在这里吹嘘:当年在看那个电视节目时,我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农民是瞎搞,很危险!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电视台不应当宣传这种事情。
2007年的4月8日,谭成年驾驶的小飞机坠落在山东平阴一农家院内,谭当场死亡。
后来,从网络上看到,就在同一天上午,清华大学工人李贤锋驾驶的小飞机,在北京通州坠落,李贤峰右腿骨折。
在中国,目前还没像美国那样正式开放低空,没对私人自制飞机的注册验收制定实施细则。
如,谭成年自制的飞机,正规的准入操作规程应当是,飞机试飞前,要召开技术质量鉴定会,要经有关机关的专家检查验收。政府的有关机构,对那种技术含量较低、质量不过关的飞机,应当说不。飞行员呢?要先培训,取得了飞行员资格证书后,才能驾驶飞机。对检验合格的小飞机,还要有营业执照和各种与飞行有关的机务和机场保障。
2007年4月8日,在山东平阴失事的飞机,未在有关部门备案,此次飞行活动前也没有向民航济南空管中心申请,因此该飞行活动属于非法飞行。“小飞机坠入农家院”后,民航山东监管办、民航济南空管中心、济南市安监局等部门相继赶到现场,经调查,确认死亡的飞机驾驶员就是曾完成“中国农民第一飞”的潍坊人谭成年。确定,坠落的飞机为小蜜蜂四型超轻型飞机。
由于飞机需要气象、通讯、导航、维护等一系列特殊的服务,因此,即使飞机属于私人所有,该飞机也必须由政府的有关单位监管。在起飞前一天,还要报空管部门审批,得到允许后,才能起飞升空。如果需要借用民航的场地起降,还需要向所用机场、空管、公安等部门提交申请,得到许可后,才能使用。必要时,甚至还要和空军方面协调。
私人小飞机或飞行器,现在国外和中国一些有关企业都在制造,并都有定型飞机出售。其中,比较先进的机型,是科学设计,用先进材料,经科学工艺流程制造的。其中现代化的,有计算机数字座舱和计算机数字操作系统。
请农民飞行员和业余爱好者想一想,你那个敲打出来的飞机或飞行器,与这种飞机比,能保证安全吗?摩托车的发动机,怎么能当飞机的发动机呢?如果空中停车了,不是死路一条?如果只想让一个机器离开地面,解决两个问题就行,一个是选择一个发动机,一个是为你的机器选择一种能产生升力的外形。同样的发动机装在不同外形的飞机上,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的发动机装在相同形状的飞机上,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知道这两条你就可以去慢慢试验了。1949年以后,我国一直有私人在制造飞机。如果不怕花钱,不怕耽误工夫,你现在就可以去买一个大马力发动机,比如淘汰的轻型飞机上的旧发动机,或者好一点的汽车发动机,甚至摩托车发动机,然后了解一点简单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动力学原理,照着现有机形模仿一个外形,让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这个东西就能飞起来。但是这样造出来的飞机是没有意义的。
希望这种飞行器的制造者,制造一个能飞的无人机模型,娱乐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像广西农民哥那样,驾驶私人飞机试飞。

农民飞行员谭成年的飞机失事惨状
无专业知识技术的外行造飞机,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尽管有的也造出了飞机且飞上了天,仍只是一种低层面的仿制。但为此债台高筑乃至于妻离子散,是一个普通农民不堪承受之重。加上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性能和驾驶经验,使“飞天”成了一种盲动和冒险。
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年来对于农民的飞天梦,无论是公众舆论还是媒体导向,堆加了许多不应有的精神标签。2006年7月,一篇《浙江农民自造飞机成功飞行25分钟》的报道,在新浪网上转载一天多的时间里,超过1万名网友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自造土飞机的徐斌赢得了超过七成网民的赞扬声。“农民也有兴趣爱好,也有梦想,农民造飞机无可厚非”、“造飞机体现创新精神,为农民争光了”,这既是网民中最强烈的声音,同时也是媒体记者多用的褒扬之词。有的甚至把农民的飞天梦与爱国联系起来,编出一个个煽情的故事。而在留言中,奉劝农民不要造飞机的专家,却受到了网民的冷嘲热讽。
其实,农民造飞机,飞天,与是否爱国无关,也与创新不搭界。飞机制造技术并非因为农民的加入,就一定能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何况农民造飞机几无任何科学意义,也谈不上争光。可悲的是,种种拔高的舆论,“忽悠”当事人也把个人爱好与宏大叙事关联起来,陷入迷途不能自拔,一步步将农民飞天推上了某种虚荣的祭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