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谈飞机上的黑匣子

标签:
飞行员解读飞机黑匣子军事 |
分类: 茂森林9航空安全分析文集 |
黑匣子,实际上是这种机件的俗名,它的真名很普通:飞行数据记录仪。为了保证飞行数据记录仪在飞机出事故后不被破坏,制作人员特意用合金材料为它制作了一个非常坚固的匣子。这种匣子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实际上,这种合金制作的“黑匣子”并非黑色。它一般被涂成橘红等鲜艳夺目的色彩,以便人们在飞机发空难之后寻找。
黑匣子上安置了降落伞,当空难破坏飞机,达到某一极限,黑匣子可以自动弹出,安全降落。为了确保安全,它通常安装在远离飞机中心的尾翼翼根。
目前,大多数客机、军用飞机上安装的黑匣子有两个。一个是称为飞行数据记录仪(FDR)的黑匣子,专门记录飞行中的各种数据,如飞行的时间、速度、高度、坡度、发动机的转速、温度等,共有30多种数据,并可累计记录25小时。飞机起飞前,只要飞行员打开黑匣子的开关,飞行中,上述数据都将自动收入黑匣子内。一旦发生空难,整个飞行过程中的飞行参数都能从黑匣子中找到,空难后,调查人员便可从中分析出飞机失事的原因。另一个是称为飞行员语言记录仪的黑匣子(CVR),就像录音机一样,它通过安放在驾驶舱及机舱内的扬声器,录下飞行员与飞行员之间,机舱内乘客、劫机者与空姐的讲话声,飞机引擎的声音。它记录的时间为30分钟,超过30分钟就自动重新录音。因此,这个黑匣子内录存的是,从发生空难时算,倒数30分钟,这个时间段,机内的重要通话信息。
根据欧洲的标准,黑匣子必须能够经受2.25吨的撞击力,在1100℃高温下10小时仍不会受损,还要具有极强的耐压、耐海水(或煤油)浸泡、抗磁干扰等能力,即便失事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
黑匣子的外观为长方体,外壳坚实,它的体积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的体积。当飞机失事时,黑匣子上有定位信标,相当于无线电发射机,飞机发生空难后,黑匣子可以自动发射出特定频率,以便搜寻者溯波寻找。也许是人们觉得它里面存储的东西对飞机事故的鉴定意义重大、实在是太神秘了,所以就给它安上了一个同样神秘的名字――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