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失事苏27飞行员弹射跳伞问题

(2013-04-03 09:42:53)
标签:

苏27

飞机

失事

弹射跳伞

军事

分类: 茂森林9航空安全分析文集

飞行员谈一架苏27战机失事

 

    3月31日13时35分,我空军一架苏-27型战机,在飞行训练中失事,坠毁于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的一片滩涂,两名飞行员不幸牺牲。战机失事后,中国空军迅即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搜救和善后处理。不少目击者将消息发到了网络上,看起来,保密,是保不住了,接下来,不少网民和军迷撰文,猜想这架苏27战机失事的原因,紧接着,一些媒体也不甘寂寞,采访有关的理论家,匆匆忙忙抢着发文章,推测这架飞机失事的原因。

    实际上,为了找准这架飞机失事的原因,目前,有一批资深望重的专家,正在忙碌着!他们要找到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要到有关飞机的失事现场,调查研究,收集证据。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查核实,接下来,要开会讨论,再慎重作出结论!

前天,我写了一篇飞行员谈一架苏27战机失事,发在博客上,谁也没有想到,这文章,被编辑推荐到新浪首页,于是,有两家媒体的编辑记者跟我联系,要求:进一步提问,写有关文章,于是,我又补充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这架苏27与一群鸟相撞的可能性大!没有想到,又被编辑推荐到新浪博客首页!实际上,要不了多长时间,有关的正式结论,就出来了,现在急急忙忙写的这些,只有暂时的新闻价值------尽管如此,近期的媒体上,与这架苏27失事有关的文章,仍屡见不鲜!其中,不少文章引用了我的有关观点,为了证明其观点的重要性,说我是长期从事飞行员工作的专家!作为一名曾经的空军飞行员,我也要在此感谢广大网民对人民空军的关心!为此,我继续为广大网民说几点有关的看法:

一是,这架苏27飞机失事的原因,从网络上发的有关图片看,在海滩上,飞机着火冒烟,用腹部着陆的机身还比较完整,由此可判断,飞机在坠毁之前,飞行员仍在顽强地正确地操纵飞机,换句话说,在当时的空中,这飞机勉勉强强,处于一种可控状态。因为,如果这飞机完全失控,就会宛若一个金属疙瘩,或者说,好像一片树叶,急剧下降,摔到地面,是要粉身碎骨的!另一方面,从这架飞机着陆的地域看,可能是经有关飞行员在危难中选择出的!这些,如果你不是飞行员,是难以理解的!但是,那些熟知空中特殊情况处置方法的资深飞行员,一看有关的图片,就能推测出:我们的两名已血染长空的飞行员,当时是如何急急忙忙,恰如其分地操纵着出现了特殊情况的飞机的!一般情况下,飞机失事主要有,第一,环境方面的原因,如突如其来的坏天气,雷暴或是其他不好的自然环境!第二,是飞行员操纵失误,包括进入不明飞行状态等。第三,是飞机本身的破损和失效,而破损失效又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飞机自身的故障,另一方面是,外来的伤害,它,造成飞机发生空难的比例,是比较大的,比如说战损或是空中与鸟类相撞,在机场跑道上与奔跑的兔子相撞等等,包括天上下冰雹造成的创伤!

笔者认为,这架苏27出事,是外来伤害造成的,这种可能性比较大:有一网友目击了有关的坠机过程,他称,飞机坠毁前是在低空进行正常飞行,飞得很低,接下来,看见这架飞机在空中很不稳定,在空中飘来飘去,似乎机翼附近还有部件掉下来,最后飞机像折翼的鸟儿一样飘落,紧接着接地起火!笔者综合有关经验和上述情况,认为:这飞机突然遭遇一群飞鸟,两者相撞,双发都进了鸟,一瞬间,飞机发动机抖动,紧接着发动机逐步失去功能,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飞机发生了空难,从理论上,要分层次来说明,实际上,往往是祸不单行,有的空难,是两类或两个以上原因,凑在一起了。

第二个问题:有关的苏27飞行员跳伞的问题。从图片上看,这失事飞机的驾驶舱是一个大空洞,由此可以看出,飞行员应该是在刹那间跳伞了,既然飞行员在刹那间可以自主做出弹射跳伞的决定,这说明飞行员此时此刻的意识是清醒的。接下来,我和读者一起来推测:两名飞行员为什么牺牲了?到底是飞行员跳伞晚了?还是弹射系统失效?

如果说在这次飞机出事的过程中,这飞机的故障是逐步扩展的,只有当这种故障扩展到飞行员觉得已经超出了他处置能力的范围,才会选择跳伞。但是从跳伞的时机来看,飞机坠毁的时间和飞行员跳伞的时间,实际上是两条曲线的交叉点,当时间的交叉点落到了飞机着陆的一瞬间,跳伞时机就偏晚,只有把故障扩展的时间曲线和飞行员选择跳伞的时间曲线重合在能保障安全的一瞬间,飞行员才不会牺牲。

此时此刻,有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的问题:这是一架双座飞机(苏27飞机,大部分是单座单人),上面有两个飞行员,要共享这两条曲线形成的一个交叉点!这是一种特殊需要,问题在于,这种飞机在设计时,设计师考虑到这种特殊需要没有?换句话说,苏27战机,有没有过同一飞机上两个飞行员弹射跳伞成功的先例?有关的设计,是不是纸上谈兵?实际上,这问题相当关键!

有关的战机,在500米左右的高度发生难以挽回的事故时,留给飞行员的只有约7秒时间。从理论上看,飞行员从拉动弹射手柄、抛弃或炸穿座舱盖、座椅助推火箭点火、弹射离机这一系列过程,需要约3秒钟,留给飞行员升空开伞,还有约3秒时间。实际上,一旦出现类似事故,需要飞行员立即做出果断决策,而没有弹射经验的飞行员通常会有短暂的迷茫,这种情况下,时间在迷茫中流逝,何况飞机上是两名飞行员?此时此刻,有可能正巧在飞行员拉了弹射手柄时,紧接着,飞机接地的巨大冲击力致两名飞行员牺牲!

接下来,虽然拉动弹射手柄,抛弃或炸穿座舱盖、座椅助推火箭点火、弹射离机都运转正常,但在拉动弹射手柄后,两名飞行员已处于牺牲境地。当然,这是推测之一,接下来还有另外的推测:

据媒体报导,当时有目击者,听到飞机落地处传来两声连贯的爆炸声,这,是不是弹射座椅助推火箭点火的爆炸声?目击者说,飞行员牺牲在浅滩上,这,是不是说,有关飞行员的遗体,不在飞机残骸上,而是在飞机残骸附近的浅滩上?目击者怎么没说,看见空中有降落伞呢?如果弹射系统是正常运转,飞行员应当是弹射离机,接下来应当升空开伞的,看起来,有关的弹射系统运转不正常,它将飞行员弹射离机了,但在接下来的升空开伞阶段,它失效了!如果在弹射离机阶段,飞行员还活着,那么,飞行员就是在最后的升空开伞阶段牺牲的,有关的目击者没看到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那么,是不是弹射系统中在升空开降落伞阶段失效了呢?如果说是,那么,这,就是飞行员牺牲的直接原因!

  一般地说,战机在空中遇到特殊情况后,即便飞行员快速决定弹射,清醒地弹射离机,仍面临重重危机。此时此刻,飞行员在弹射瞬间能体会到何种感觉?通俗易懂地说,就是乘座炮弹的感觉!巨大的过载和强烈的气流冲击着此时此刻的飞行员。在弹射火箭的加速过程中,飞行员将承受15G的过载,加上离开座舱后飞行员面临强大气流的猛烈冲击,往往给飞行员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开伞瞬间的冲击也不容小觑:巨大的降落伞在空中突然张开,这,能够使飞行员从原来的自由落体的每秒60米的下落速度,迅速降低到每秒5-10米,两者之间,形成巨大的提力,造成飞行员身体损伤!

    笔者虽然没体验过弹射跳伞,但有普通的登机跳伞的经历:开伞瞬间,我从原来的自由落体的每秒60米的下落速度,迅速降低到每秒5-10米,两者之间,形成巨大的提力,仿佛有人猛然将我使劲往上拉!实际上,此时此刻,我仍在降落中,只是下落速度迅速降低而已!

    此时此刻,要求飞行员能够适时做出防护动作,主要是收紧身体,抵抗冲击。但如果弹射过程中飞行员已受伤,就可能无法完成这些动作,导致受到二次伤害。若是弹射跳伞时飞行员防护措施不到位,有可能造成脊柱损伤的严重后果。笔者在那次普通的登机跳伞的经历中,由于当时着陆场的地面风比较大,我对它估计不足,在着陆瞬间没及时抛掉身上的降落伞,致使风拖降落伞,降落伞拖着我,歪斜着摔跤,受了轻伤。

    目前,媒体的有关报导相当简洁,我们只能根据网民发的图片分析:失事飞机的驾驶舱部位是个大空洞,这种空洞证明,有关的飞行员弹射离机了。当然,现在的多种战机的弹射座椅,大同小异,并非保险箱,即便是苏27战机安装的零零弹射座椅(零高度,零速度下安全弹射)也并非万能。当飞机在几十米低空飞行发生特殊情况时,飞行员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是跳伞还是挽救战机?就算只延误1秒钟也足够让他失去弹射逃生的机会,有的战机,是双座型,它的弹射跳伞问题更复杂,如,要防止两个飞行员在空中相撞。

    综上所述,有关的苏27飞机在空中与一群鸟相撞,可能是它出事的原因,此时此刻,有关的飞行员还活着,在顽强地操纵飞机,飞行员最后的清醒自主操作是,拉了弹射手柄,接下来,第一种可能是,飞机接地的巨大冲击力致两名飞行员牺牲,第二种可能是,弹射系统在升空开降落伞阶段失效,致两名飞行员牺牲!

    实际上,要不了多长时间,有关这架战机失事原因的正式结论,就出来了,现在急急忙忙写的这些,只有暂时的新闻价值------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3-04/01/124529693_51n.jpg

 

bw: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执委会在西安证实,2011,10,14日上午在陕西蒲城飞行表演中坠毁飞机的失踪飞行员已经遇难。坠毁飞机非现役军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所属的中航工业试飞院所有,应邀在训练期间参与展示表演。

据了解,在获悉失踪飞行员遇难后,昨天上午11时05分,出席通用航空高峰论坛的全体人员在论坛现场默哀1分钟。据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执委会相关人士介绍,飞机失事时离地面太低,后舱飞行员弹射出舱,降落伞打开,没有大的问题,正在医院检查。前舱飞行员确认遇难。

昨天,“第二名飞行员为什么没有跳伞”成为网友们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根据资料,“飞豹”座舱为串列式双人全密封座舱,装2台HTY-2C型“零零”双座指令程序弹射座椅,弹射速度范围0-1000公里/小时,弹射高度范围0-21000米。按照此设计技术规范,这次事故完全满足安全设计要求,不应该出现弹射座椅一个打开、一个没打开的事情。

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因为飞机坠毁前是在俯冲,它适用的安全弹射高度范围改变,加之飞行高度实在太低,在200米左右,所以第二名飞行员根本没有机会操作弹射了。专家解释说,因为飞机有个弹射次序,先是第一个飞行员弹射,然后是第二个飞行员,有个时间差,加之高度又太低,第二名飞行员就没有机会了。

昨天中午在距离坠机现场50米的地方已有特警把守。现场搭了两个军用帐篷,挖土机就在现场旁边,但当时并没有工作。坠机点是有水的沼泽地,估计飞机已完全下沉,看不到任何残骸。据称,通往坠机地点的道路是软绵绵的土路,而且宽度比较窄,要运出残骸可能要先修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