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器收藏的奥妙

(2012-05-16 12:55:17)
标签:

透雕

高浮雕

圆雕

玉料

杂料

河磨玉

和田碧玉

青玉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玉器收藏的奥妙

玉器收藏的奥妙

玉器收藏的奥妙

 

    近几年,古董市场中的书画、瓷杂等艺术品价格火爆上涨,而承载中华六千年文明的精美古玉,却一直坐冷板凳,即使有上涨,也是非常小的幅度。国际上的著名拍卖行和大博物馆馆藏的玉器,都是以收藏中国高古玉为主。国内,拍卖行对古玉的拍卖非常谨慎,一是高仿古玉防不胜防;二是国家明文规定,古玉拍卖必须是海外回流或有明确著录的才能上拍。所以,拍卖行宁愿选择量大而且流通不受限的书画、瓷器等古董,而对古玉拍卖不置可否。对古玉的市场潜力,有关的收藏家们众说纷纭,甚至于有人持完全相反的两种意见,一方认为:买旧不如买新,即古玉的收藏价值不如新玉;另一方则认为,再过20年,国内高古玉可能会进入收藏的最佳状态,排在字画和瓷器之前。

  古玉,在收藏市场如同幽灵一般,谁也不能忽视它的地位与价值,但谁也不愿过度涉足。不被社会所承认,不被市场所接纳,高古玉,在经历千年的洗礼后,带着沧桑来到我们身边,却像弃儿一样流落街头和地摊。有人试图从市场流通、文物价值、藏家群体等方面,厘清古玉收藏的发展脉络,破译古玉收藏的密码。

  北京翰海,早在2000年,就以264万元高价拍出红山文化兽形珏,创造出当时国内玉器拍品价格之最。在2009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中,一件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最终以82.525万英镑成交,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拍卖市场上,从来都是明清玉器受宠,在国内近年玉器专场中,成交价格位于前列的都是清一色的清代玉器。高古玉拍卖纪录“可遇不可求”,市场零星出现的天价古玉,不足以引领行情。即使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精品古玉,价格也不过20万元,与书画、瓷器的价格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近几年,书画、瓷器价格一路飙升,迅速达到天价,古玉市场,价格不温不火,虽然在逐渐升值,但涨幅不大,每年5%左右。

  高古玉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包浆古朴,有着现代仿品缺少的独有神韵。由于国内拍卖高古玉的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懂的人少,“高仿”古玉又防不胜防,所以敢碰的人不多,颇有些曲高和寡之意。除非是流转有序的特别好的古玉,可以进入拍场,一般的古玉器物,如果藏家带着它们去拍卖行,拍卖行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除了国家对古玉上拍有限制,关注与收藏古玉的群体也比较少,很容易流拍。

  古玉是有断代的。一般而言,汉代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汉代到唐宋为中古玉,唐宋至清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史前是巫玉阶段,玉器是当时巫师专用的。夏商周至汉代,是皇玉阶段,只有皇族才能拥有和佩戴玉器。唐宋元明清才是民间玩玉。高古玉中,应当偏重于夏商周时期玉器,因为商周玉器重视工艺,而且此时的玉器已经包含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传统收藏观认为,高古玉都是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的。但是到了现代,往往只有明清玉才受到市场的青睐,才会创出天价。高古玉的文化价值被严重低估,这是一块价值洼地。由于对古玉的文化认知不高,藏家的投资重心停留在明清时期玉件,甚至对以料取胜、外观华丽的现代玉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明清玉器多采用新疆和田料,一块料好工好的玉件,就算是新仿,价值也会不菲。而高古玉器,大多采用地方玉,所以倘若买到赝品,这块料本身是不具备什么价值的。加之目前高古玉还缺乏一套公认的定价体系,就造成了高古玉文化价值与市场价格的严重错位。2011年底,在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出2点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竟是2010年邳州玉雕艺人赵先生制作的高仿艺术品,成为业内笑柄。古玉造假非常简单,市场中的真品不足千分之一。

  因高古玉数量少、赝品多,鉴定不易,交易的风险极大,收藏的群体也很小。玉器玩家呈现金字塔形:最底一层是现代玉市场,收藏者众;第二层是明清玉器;最上面一层都玩古玉。高古玉玩家,堪称是收藏家里的收藏家。在这个层次中,目前高古玉真品的残片已卖到数千元,完整的雕件、玉璧价格远非普通工薪阶层所能承受。玩古玉的人都是高文化认知与高资金投入的资深收藏家。一般来说,高古玉的价格主要受时代、造型、雕工、玉料四个因素的影响。如果将其价格从低到高排列,就时代而言,是唐、宋、元、汉、春秋、战国、商、西周、史前;就造型而言,是实用器、观赏件、手把件、佩带件;就雕工而言,是素面、阴线刻、剔地浅浮雕、透雕、高浮雕、圆雕;就玉料而言,是杂料、河磨玉、和田碧玉、青玉、青黄玉、青白玉、白玉、羊脂玉。

  目前,很多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海外华人,长年做着高古玉的收藏和研究,国内也不乏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收藏群体。相信伴随中国文化历史六千年的高古玉,早晚有一天会彰显其应有的价值,笑傲于古董交易市场这个江湖。提升高古玉去伪存真识别能力的关键,是要找真品,多看,多上手。在品评真正高古玉的过程中,领悟高古玉的“神”,透过“形”看到“神”,在收藏的关键时刻,不变“形”、不走“神”,把握住与真的高古玉结缘的机会。

  一宏观辨别。高古玉主要分布区域及各个区域高古玉的特点;高古玉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不同文化形态下的不同特征;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高古玉所用的玉材、造型、用途、纹饰、工艺、沁色、包浆及氧化皮壳的表现。一句话,就是对高古玉从艺术性、原创性和稀有性上来总体把握。

  二微观辨别。一是传统高古玉材料与赝品的区别,要记住两个字:熟、青。这如同熟水果与青水果。高古玉表面体现的硬度及密度是不均匀的,熟透了;而高古玉赝品则是很均匀,有青涩感。二是原始皮色与赝品的区别,要记住四个字:柔和、生硬。如同熟饭与生米。高古玉原始皮色斑驳多彩,橘皮感自然,而赝品则是缺少皮色过渡,质感生硬。

  三工艺特点。记住八个字:举重若轻、弄巧成拙。如同鹤发童颜的寿星与未老先衰的小孩。原始琢玉工具笨拙,但刀工犀利;而现代的金刚砂轮工具留在赝品上的痕迹,拖泥带水,既不干净,又不利落。

  四质感效果。记住八个字:亭亭玉立、涂脂抹粉。如同少女与泼妇。高古玉器造型、纹饰、沁色、包浆及皮壳的工艺质感和谐生动;而赝品则是东施效颦,缺乏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