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拔2300多米的神农架官封南村教学点,从温暖如春的教室里,传出一位老师和15名学生的读书声。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寒冷的冬天,这位老师亲自上山打柴,在教室里生起了炉火,让孩子都能得到温暖、喝上开水。大山深处的温暖教室,让这里的冬天不再寒冷。
冬天雪花飘,寒风冷死人。这是对南村的真实写照。这里海拔较高,气候恶劣,山高路险,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在此任教。49岁的周老师,默不作声地来了,他满怀热忱,是这个教学点最后的坚守者。
车,在曲折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南村教学点。刚到操场边,就听见了孩子们的读书声。
周老师不是本村人,他家距学校有几十公里。由于路途遥远,很多时候,周老师住在学校里。
他喜欢孩子,热爱教育事业,主动申请教书。他说,“我是1984年开始走上讲台的,2003年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
他来这个学校7年了,现在这里只有一年级,共计15个学生,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
生火温暖教室
冬天来了,高山上白雪皑皑,异常寒冷,北风呼啸着冲进教室,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孩子们冷得直跺脚,有的学生身上长了冻疮。为了让孩子们暖和一点,周老师找来报纸,把窗户全部糊得严严实实的,接下来,在教室里生起炉火,于是,教室里暖和多了。
在现场看到,教室的前方置放着一个钢板火炉,炉内火光红亮,上面还放着一个水壶,热气腾腾,整个教室相当暖和。
“老师,我要喝水。”下课时,教室前面有前来喝水的学生。周老师找来杯子,给孩子倒开水喝。
放学后,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这时,周老师独自拿起一把柴刀,到附近的山上去砍柴。他身体不好,扛一捆柴要歇好几次,才能扛到学校。紧接着,他把这些柴劈好。第二天,他早晨起床生火,好让孩子们上课时暖暖的,这样孩子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关爱困难学生
周老师不仅用炉火温暖孩子们的身体,还用爱心温暖孩子们的心灵。有一个孩子,只有7岁,刚来学校时,性格孤僻,根本不与其他孩子玩耍。周老师观察到情况后,给他更多的关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多与同学交流、玩耍。经过周老师耐心开导,这个孩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周老师对我们可好了,教室比家里更暖和。”孩子们说。
-
2012-01-03
00:19:20

能一块去看看嘛
我想捐点工资给孩子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