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选战斗而殴,
万吼千嚎夜未休。
尽费心机惊草乱,
白花胆量惹枝羞。
江山雾障人民怨,
日月潭横好汉忧。
过尽蓬雀寻大鸟,
沧桑正道盼金秋。
苏轼的《留侯论》有一段相当精彩而又有气势的开头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
,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 ,拔剑而起 ,挺身而斗 ,此不足以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 ,卒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而其智甚远也。无论从古典的《水浒传》、《三侠五义》到时下风靡已久的金庸现代派武侠小说
,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确实令人敬服 ,在除恶惩凶之余 ,使人扬眉吐气 ,痛快淋漓。然而 ,苏轼认为这些挺身而斗者不足为勇
,然者何以为勇 ?则曰 :卒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由此观之 ,宋江刘备之流皆天下之大勇 ,而武松鲁智深张飞等辈
,皆不足以为勇 ,岂不大谬乎 ?余以为 ,拔剑而起 ,挺身而斗 ,足以为勇 ,且为大勇也。有不分青红皂白 ,不问是非
,不计后果而挺身者 ,实为鲁莽。卒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者 ,应为智。所谓勇 ,往往见于行为 ;所谓智 ,往往隐于思维
,苏轼赞誉的留侯张良 ,实在是一位大智者
,而不是大勇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