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内,中国作家富豪榜出台,一盗墓小说作家榜上有名!12月3日,笔者逛武汉市的一个古玩街,在一家古玩店看见了摸金符,可能有人发问,什么叫摸金符?且听我慢慢说来:《鬼吹灯》、《盗墓笔记》,《盗墓之王》……近期内,在武汉各大书店,阵容庞大的“盗墓小说”销售情况远远好于其他文学类书籍;一些书店的销售人员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盗墓小说稳稳地“站”在畅销书排行榜上,而且特别受到青少年读者的青睐。《鬼吹灯》的粉丝自称“灯丝”或“粽子”,每逢周六,在武汉香港路古玩地摊市场,也能看到这些“灯丝”的影子,他们在地摊间转悠,不是为了寻摸古物,而是希望能够找到“摸金符”。
盗墓小说最初的兴盛,起源于互联网,先是由网络写手在网上发表、依靠网络传播,继而因为深受网民追捧才印刷出版,并最终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流派”。如今,在百度网上随便输入“盗墓”一词,一下子就可以蹦出300多万个相关网页;而输入最火的一部盗墓小说的名字“鬼吹灯”,找到的相关资料更是高达400多万个。
在“灯丝”们打造的百度“鬼吹灯吧”里,帖子总数已经达到30余万条,他们互相交流着读后心得,相互探讨着风水知识、墓葬史,甚至还有所谓的“盗墓技巧”交流会。一些精明的网友趁热打铁,在博客里载入了很多相关信息,很快便赢得了超高的点击率。更有一些网民“依葫芦画瓢”,竟然依据小说提供的“倒斗(即盗墓)知识”当起了盗墓“大侠”。在淘宝网上还出现了卖“摸金符(盗墓小说中所谓古时盗墓者使用的避邪之物)”的帖子,声称“15元一个,包运费”。
如今就连高校考古系的很多学生都对这种盗墓题材的小说极为痴迷。“我儿子自从看了盗墓小说后就自称是盗墓派弟子,而且告诉我将来上大学要学考古专业,我真担心小说中那些天马行空的虚构内容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女士提起盗墓小说,表现出一脸的忧虑和不安。虽然盗墓小说的作者们大都对外宣称,所写小说中的盗墓手法和故事内容完全是虚构,但还是有很多人信以为真。
“我干了这么多年的考古,亲手发掘的古墓上百座,却从没遇到过小说里写的那些离奇古怪的故事,更别提什么‘粽子’(盗墓小说里对僵尸的称呼)了。”文物研究所的一位老专家说。
笔者认为,当前盗墓小说为什么盛行?一方面文物考古这一行过去一直秘而不宣、老百姓普遍感到神秘,另一方面,当前古董收藏节目过多过滥、导致很多人产生盗墓可以一夜暴富这样的错觉。更有专家表示,盗墓小说实际上是对人们不熟悉的考古专业进一步“神秘化”甚至“妖魔化”,这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都是一种误导。有人甚至于从中看到了市场动态,于是乎,有人仿制出摸金符,于是乎,我在市场上看到了摸金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