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朝越窑青瓷

(2011-11-15 14:01:10)
标签:

六朝

越窑

青瓷

考古

青铜器

古玩城

瓷器

收藏家

七律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六朝越窑青瓷

六朝越窑青瓷  
六朝越窑青瓷


    在说六朝越窑青瓷前,先说一下唐代越窑瓷器,这是因为,唐代越窑继承了两晋、南北朝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另,越窑之名,始于唐代。特别是越窑青瓷,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代表,南方以越窑青瓷为魁。唐代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清乾隆皇帝对于越窑秘色瓷有“李唐越器人间无”的赞美诗句。越窑瓷要不是瓷质好,釉色晶莹,似冰如玉,纹饰精美,是很难得到这样高的评价的。唐代名人对越窑的评价很多。陆龟蒙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顾况茶赋曰:“越泥似玉之瓯”;陆羽《茶经》称:越瓷类玉;孟郊赞“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用“千峰翠色”、“荷叶”来形容越窑的釉色之美,用“似玉”、“类玉”等来形容越窑,可见越窑瓷确实不同凡响。
    回到六朝,大家看过三国演义,一直打仗啊,但是,大部分战争是在长江以北打!从三国到隋,三百六十多年,我国南北方处于对峙和分裂的局面,长江以南相对而言,社会环境是稳定的,不像长江以北,战争连绵起伏!因此,江南的越窑青瓷,得以发展!由于六朝时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江南慢慢腾腾有了部分城镇,如,建康,京口,山阴,寿春,襄阳,江陵,还因当时社会饮茶风尚悄然兴起,越窑青瓷作为茶具很普遍。越窑瓷除了作茶具外,还作为酒具和乐器。

    六朝越窑的主要烧造地点是浙江,江苏,江西,到了后期,比较好的窑,是浙江上虞县窑寺前、帐子山、凌湖,余姚县上林湖,慈溪县白洋湖窑等,温州、绍兴等地也大量烧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瓷体系!越窑的烧造时间从东汉到五代延长至宋代!当时烧造量很大,除了大量供应江南各地外,还有相当数量输到江北和国外。

    越窑瓷的胎釉,由于时间不同,它的胎釉也不同,南朝,胎骨较松,胎色灰青色;釉色青绿,有的绿中闪黄,玻璃质较重,开小纹片,胎和釉容易剥落,瓷化程度低于中晚唐时的瓷器,扣之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越窑瓷的造型,  丰富多彩,常见有碗、盘、瓶、壶、枕,灯,文房用品有印盒、砚,化妆用品有粉盒等。碗是当时主要的日常用品,其形状有口大、浅腹、折腰、平底的折腰碗,口腹外撇、璧形底的撇口碗;浅腹、平底的敛口碗;壁外斜的浅圈足的翻口碗.以上所述者均为圆口,但也有口缘为葵瓣口式或海棠式口的等等!器底:早期器物底足多是平底;中期的器底中央略凹,形成一个玉璧样的底,叫璧形底,执壶也是当时常用的物品,撇口、短颈、椭圆丰腹,还有瓜棱丰腹,平底或圈足,肩的上端设短咀或长咀,短咀外削成六角形,长咀的中上部往往下折,咀的对称面,设一扁把。这种壶形稳重秀丽。早中期的壶身,显得矮圆丰满,晚期腹部加高,颈也拉长了,向实用美演变。后期,壶是细长颈,脚收小,壶腹中部丰满,壶的重心在中部。后期壶的口以洗形口为多。后期,壶分有流和无流两种,有的流仅是起装饰作用;而唐代壶流是实用的。后期,壶身形给人以瘦长之感。

    纹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多种。早期器物,以素身无纹饰为多,极少数为刻划花,但往往是简单的花草纹。花纹图案题材广泛,常见花卉纹有莲花、牡丹、卷草等,动物纹有龙纹、云龙纹、双游鱼纹、鸳鸯戏水、飞雁、双凤、小鸟、鹦鹉、飞蝶等,还有人物故事、山水流云等纹饰。这些纹饰图案,受当时社会时兴的金银器、铜器(特别是铜镜),以及丝织品的纹饰直接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