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一说柴窑瓷器,就有人摇头晃脑,暗自发笑:柴窑没标准器,你胡说八道个啥?在这种人看来,没标准器,就不能进行研究了!可是,如果不进行艰苦探索,那种标准器会从天上掉下来?
不少典籍对柴窑瓷器釉色的记载,虽然各有差异,但无一例外的共同点是,“青如天”,“色鲜碧”和湛蓝。世宗柴荣御批所要求的瓷器釉色,也是“雨过天青云破处”所呈现的那种清新、宁静、湛蓝的天空之色。所以,作为五代后周御窑的柴窑瓷器,其釉色,首先应当包括谁也排除不了的“青如天”,鲜碧,湛蓝的颜色。你能排除“湛蓝”之外的一切杂说,但是,即使踏破铁鞋,难觅这种“清新、宁静、湛蓝的天空之色”的柴窑器,也不能断然拒绝湛蓝这种釉色是柴窑瓷器的首选釉色,也不能用疑似柴窑器的其它颜色来滥竽充数,冒名说:这就是湛蓝!当然,墨分五色,也包括湛蓝要分五色!
不少柴窑研究者之所以坚持认为,柴窑瓷器的釉色应该是各色具备,不一定湛蓝,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收藏到了大量其它釉色的、不同款识的薄胎瓷器,唯独没有湛蓝,于是,梦想它们是柴窑瓷器,因器说事。实际上,在具备准确纪年标志的“柴窑器”现世之前,无论何人,手持何物,发表何论,均属一己之见!但是,有“清新、宁静、湛蓝的天空之色”的柴窑瓷器,这种观点,是谁也排除不了的,不属一己之见!原因是,已经在不少著名典籍中,有对柴窑釉色的记载和描述,它们无一例外,是“青如天”,“色鲜碧”,世宗柴荣御批中要求的瓷器釉色,是“雨过天青云破处”呈现的那种清新、宁静、湛蓝的天空之色!众所周知,实际上,接下来的宋代汝窑和哥窑瓷器中,也是湛蓝釉色的,最为珍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