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三件古代瓷器,是我近些年来,在古玩市场捡的漏
收藏家的经验是花钱买来的!这话相当对!换句话说,能经常在古玩界捡漏的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必须有三个条件:一,相应的学识,二,相应的财力,三,他知道能捡到漏的地方!天津市有一位少年收藏家,具备上述条件(他的财力是家长提供的),也捡漏不少!说说学识问题,拿古代陶瓷为例:一个人对古陶瓷的认识,是由浅入深,一步步学来的。最初的观点和看法是肤浅的,有很多观点,到后来你发现,它不对!于是,你对它有了第一次的否定。于是,你的有关认识深入了一步!在古玩行业,这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种样子,反而不正常了!古玩收藏家大部分都希望自己能够捡漏!什么叫捡漏?简单地说,就是拿一百元钱,买了一个价值一百万元的古玩!当然,拿一百元钱买了一个价值一万元的古玩,也叫捡漏,小漏罢了!一个收藏家,尤其是那些交了很多学费的收藏家,有这种捡漏心理,无可厚非,有人说,它是收藏行业的原动力之一。很多老玩家告诫新手的是,千万不要抱有捡漏的心理。这话也对,也不对。对,是说捡漏真的不容易,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抱着捡漏心理去淘宝,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实际上,捡漏的机会确实存在,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机会,不去把握,实在叫人后悔莫及!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古瓷捡漏时期,这是几千年来老天爷第一次送到我们跟前的一次特别机会,我们不去珍惜,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爷的厚爱?那么,凭什么认为现在是中国古瓷收藏史上千载难逢的捡漏期呢?基于两个基本面。第一个基本面:很多古瓷近期内从地下挖出来了,流量大大增加。一,从2001年到2011年这10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时期,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最火爆的阶段了。中国的高速公路,铁路,城镇建设,都挖地基,还有大量的房地产业也挖了很多地基,已经从大中城市挖掘到了中小城市,甚至农村乡镇。还有南水北调,大运河疏通,这样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可以说将中国相当面积的土地,翻了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埋藏在地底下几百年、甚至一千多年的文物和古董被翻了出来,出土文物之多,据估计已经大大超过中国历史几千年来出土文物的总和。
二,全民收藏时代的来临,现在,很多中国人知道,古董值钱。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目前盗墓、盗窑现象,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部分地区的部分不法农民,白天是农民,到了黑夜是盗墓贼,以至于形成了“十墓九空”的可悲现状。这些盗出的文物和古董,除了大部分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国门之外,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流散国内市场。
三,随着科技的发达,很多渔船上的设备精良,渔民出海,不只是捕鱼了,海底的古代瓷器比鱼值钱!于是,“出水瓷”也作为一个新名词,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和人们口头。中国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清末,都有瓷器通过海运出口的传统。由于气候、意外等各种原因,这些从事海运出口瓷器的船只,常会发生沉船事故。据估计,近千年来,海中的沉船不下几百艘。它们上面装载的绝大部分都是中国的出口瓷器。除了政府正式打捞之外,各地渔民也常能从海底零星打捞起各种瓷器,甚至发现沉船遗址,大量打捞出水瓷。2005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碗礁一号沉船,就是由渔民发现、打捞后,政府才知道的。这类瓷器流传在市场上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这三种情况的集中出现,使得目前市场上的古瓷流量惊人。
第二个基本面:大部分新出土的古瓷得不到有关方面的认可。一,掌握古瓷话语权的专家,对大量不符合原来的标准器的新出土出水的古瓷,基本是抱着我搞不懂就一概不承认的态度。例如,同样是宣德梅瓶,青花、釉色、底足都没有问题,仅仅由于出土物器型的肩部比标准器稍微阔了一点,专家就不认了。或者器型也没有问题,仅仅是在花纹上有某个部分的画法不同于标准器,专家也认为不是真品。由于这种原因,很多人拿着真正出土的古瓷来找他们鉴别时,往往会被判为赝品。二,大量的出土古瓷,只能在民间私下流动。三,大量珍稀古瓷不被人们重视,目前市场上有大量千真万确的出土或出水珍贵古瓷,由于没有正常的市场销售渠道,其价值被严重低估。这就是当前收藏家捡漏的最可靠基础。实际上,建筑工地的包工头、盗墓贼、下海捞古代瓷器的渔民,大多不具备古陶瓷的鉴别能力,他们往往对铜器、玉器,或者看上去精美漂亮的清代、民国瓷器要价较高,而对那些看起来笨拙、古朴的高古瓷和部分明代瓷器,一般是以极低的价格批发给古董贩子。大部分走村串户收古瓷的古董贩子,原本是农民,他们只能识别新旧,要他为瓷器断代,就难为他了,他们收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要赚钱!在古瓷收藏市场基本上是集体不认识这些古代瓷器的情况下,卖高价是不可能的。为了加快资金周转,贩子们往往采取有得赚就卖的经营方法。这就导致一大批极有收藏价值的高古瓷与更大量的假冒伪劣瓷器一起,混到地摊上,以极低的价格卖出,一个史无前例的捡漏淘宝机会,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可面对这样的机会,部分收藏爱好者竟然毫无察觉,让许多珍宝就在自己眼前一件又一件的流失了。真是可悲可叹呀!
有的从21世纪才开始进入收藏领域的玩家,路子对头的,现在拥有的藏品足以匹敌当地的国家博物馆。如果不靠捡漏,他哪有那么雄厚的资金?可以这么说,除了香港、台湾以及沿海地区极少数著名企业家之外,现在能拥有几十件、甚至几百件珍贵藏品的收藏家,都是靠这些年捡漏捡来的。只是他们不会告诉你。如果非要他们告诉你,他们只会说,千万不要抱有捡漏的心理,这个市场是没有漏可捡的。如果我们今天还相信这些话,我们真的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了!漏有,但也不是那么好检的。一定路子要对头,方向要对头。如,现在,你想在市场上捡清代、民国瓷器的漏,基本上不可能了。那么该捡什么漏呢?就是高古瓷!第一,元以前的高古瓷器,大多是单色釉,无论造型、釉光、色彩、装饰都无法与后期的青花、五彩相比。也就是说看上去不漂亮,加之市场收藏的人也不多。因此,古董贩子出手的价一般也很低。第二,元代瓷器,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漏了。因为元代瓷器是近二、三十年才被人们逐步认识的,整个国内的元瓷标准件也就200多件。这就导致许多没有见过的元瓷、不符合标准件的元瓷,都被当作新仿品和赝品来看待。古董贩子没办法,往往只能以新仿品的价或者比新仿品还低的价格出售。第三,是明代初期瓷器。如,明代洪武瓷器,绝大部分没有款识,也是出土最多的品种。为什么呢?宋代的墓葬很多,但在元朝时被屡屡盗挖,元朝统治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真正禁。因此,保存下来的确实不多了。元朝由于总共还不到100年,其间战乱不断,墓葬数量也有限,现在发现的反而大多为窖藏。唯独明朝,近300年历史,200多个同姓王异姓王,清朝禁绝了盗墓,因此,明代墓葬保存下来的最为丰富。
在此再次说一下,你必须具备捡漏的基本眼力,能够鉴别真伪。在你想捡漏的同时,作假者也在大量仿制各种古瓷迎合你的心理,如果你的眼力不够,极有可能成了古瓷造假者的衣食父母,成全了他们。除此之外,你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因为你捡的这些漏,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变成流动金,无法获取相应的价值,也就是说,相当长的时间内,你捡到的古代瓷器只能收藏,没机会变通,有的骗子公司还诱惑你,说要帮你出售,实际上,是赚你的服务费。没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个漏你捡不了多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