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青花的黄衣

(2011-06-29 18:56:30)
标签:

麻仓土

元青花

收藏家

古玩

古代瓷器

冰裂纹

七律

故宫博物院

铜雀砚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元青花的黄衣

元青花的黄衣

    我是收藏家,不是专家学者,所以,我尽量避免与专家学者和假冒伪劣的瓷器行家产生争论!文章的题目要简练,打了元青花的幌子!实际上,我只收藏景德镇的元青花瓷器,什么云南省等等地方的元代青花,我不收藏,也不说它!因此,希望那些喜欢求全责备的瓷器专家学者,不要到此指手画脚!本文说的,是景德镇的元青花,这种元青花,无论是鬼谷子下山那样的名贵大罐,还是民用的小罐,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坯胎的配方中,掺有一定比例的麻仓土。这种麻仓土,只有景德镇的麻仓山有!从元代早期到明代万历朝初期,景德镇的瓷器搞二元配方,用的就是麻仓土与磁石粉!这期间,大约有二百年,工匠们将景德镇的麻仓土用完了,它枯竭了!麻仓土是一种风化土,有它独特的含铁量,因此,景德镇的这些配了一定比例麻仓土的瓷器,受到那二百年间生产条件的限制,有的瓷器的特定部位,喜欢产生火石红!因这种火石红与众不同,在这类瓷器的面积较大的涩胎上,泛出一种浅淡的肉黄色,多数不具备深浅过渡的现象,大家习惯于将这种火石红称为:黄衣。这些掺有一定比例的麻仓土的坯胎,虽然在晾坯和烧造环节,均已干透,但其面积较大的涩胎上仍会产生黄衣现象。这种黄衣,纯是麻仓土的铁分子,在窑内高温烧结过程中,在特定的温度及有关的氧化环境中,产生了特有的某种物理化学反应,在面积较大的涩胎处形成的!实际上,它是火石红的一种特例,详细情况,见本博发的有关火石红原理的文章。元代至明代万历朝初期,部分景德镇瓷器的面积较大的涩胎上,常见这种黄衣现象!实际上,我们现在可以说,这种现象很好,给我们鉴定元代景德镇的,掺了一定比例的麻仓土的瓷器,提供了方便!

    当然,如果仿制者在窑中造成了特定的温度及有关的氧化环境,仿制的瓷器上,出窑前也有自然而然的火石红!但那是碰巧!以前,有的瓷器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本不懂其中奥妙,再加上其虚荣心作怪,不懂装懂,将这种面积较大的涩胎上的黄衣,当成仿制品作假的证据之一,这就南辕北辙了!不是在此搞危言耸听,我曾碰到一个国家级的古董鉴定估价师,指着一件涩胎(面积较大)有明显黄衣现象的明代洪武青花瓷说,这是仿制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