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文京和他的用友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2006-02-06 17:27:27)
分类: 我的随笔

  2006年1月13日晚,北京新世纪饭店,用友公司一年一度新春媒体高层答谢晚宴上。


  当新婚的王文京来向我们敬酒时,我和在座的同行们都惊讶地发现,满面红光的王文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仿佛年轻了10岁:白里透红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合身的西服,典雅的领带,精心修饰的发型,举手投足间,已经没有了以往乡村炊烟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商界名流的风度。


  有消息说,用友2005年的销售突破了10亿元大关,利润9000多万元,同比增长了40%,用友依然牢牢占据中国独立软件开发商的头把交椅。


  15岁上大学,在那个年代的偏远乡村,是何等的荣耀!毕业后,又进了国务院机关单位,回家省亲,何等风光!然而,王文京并没有满足,1988年他毅然下海创办自己的公司,那份勇气,现在想来还是令人钦佩。


  10多年来,王文京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一切。上帝理所当然地伸出了橄榄枝,他成功了。


  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王的成功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专注;第二是拼命。


  然而,1992年,王文京心存旁骛,看到房地产很火爆,也想从那里分得一杯羹。可是,刚刚一涉足,上帝警钟响起:你不可以不专注。


  聪明的王文京立刻悬崖勒马,把心收回。


  通过奋斗,2001年,用友成功上市,上帝再次伸出橄榄枝。从股市上圈来了很多资金,一时间,王文京和他的用友被媒体当作一面旗帜,鲜花、美酒以及昂贵的、廉价的赞美汹涌而至。


  也许是有了钱,也许是有了地位,也许嫌中国的舞台太小,王文京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


  于是,重金请来了国际化人才,王甘愿退居二线,趁机松口气。那段时间,用友的知名度也像职业经理人口中的数据一样在不断地上涨。

 

  那年冬天,在北京的一个酒会上,我遇到了王文京,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笑容,沉沉的暗暗的。我问他,你是不是准备重新出山?他盯住我追问,为什么?我说,用友只有你才能做好。他又追问,为什么?我说,你比谁都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用友。他若有所思,点头又摇头。


  财报的数据没有如期绽开玫瑰般的笑容,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两年多过去了,用友的国际化还停留在嘴上,现实和理想的距离与日俱增。


  上帝再次发出警告:你的事业需要你押上全部的身家和性命!


  IBM、HP、INTEL、微软等世界级公司,其创始人有的还在奋斗,有的还要奋斗到生命的最后。


  王文京终于醒悟。2004年底,他重新出山,充满斗志。


  一年多以来,王低调行事,务实进取,开拓市场,压缩成本,精打细算。少了浮躁,多了沉甸甸的丰收果实!


  历史学家一定会在将来作出这样的结论;2006,无论爱情和事业,王文京和他的用友都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起码,我和周围的朋友们都是这样认为的!

文/曹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