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IT时代周刊》主编曹健
主持人:TOM科技编辑 张原
精彩观点:
1. 联想成功地收购了IBM的PC部门,这应该说是2005年发生在世界更是中国最大的产业界新闻。但是,联想人应该更清楚地知道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至少还有两年的融合期。
2. 如果让我用六个字总结2005年的IT业界,那就是“融合、低调、务实”。
3. 对于2005年的IT业界,我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但是我觉得第二拨互联网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泡沫。行业人跟我讲应该有适度的泡沫才会带动这个产业,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没有泡沫就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一将功臣万古枯”,如果没有把市场培育起来,没有士兵就没有将军,没有士兵的牺牲也就没有将军的诞生。
4. 我觉得2005年IT媒体的概况,第一个词是日子很难熬,第二IT媒体整合即将开始。
5. 有一点发展趋势,就是信息产业或者IT产业逐渐和传统产业在密不可分地融合。这是2006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它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联想并购IBM PC:还有两年融合征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TOM访谈室请到了《IT时代周刊》的主编 曹健先生,曹总你好。
曹健:大家好。
主持人:2005年度过去了,2006年度也已经来临,在过去的一年里,IT业发生了哪些事?经历了哪些变化?今天请到曹健先生来跟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他的感受。
曹健先生1984年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在这个行业里也已经做了很长的时间了,2003年曾被评为十大IT媒体人物。在过去的2005年里给您印象最深的IT事件是什么?
曹健:联想成功地收购了IBM的PC部门,这应该说是2005年发生在世界更是中国最大的产业界新闻。
主持人:事件发生在2004年的12月份,您当时在哪儿?
曹健:我当时在广州。
主持人:这个消息您是怎么知道的?
曹健: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当时我还有点不太相信,后来我就赶快上网看新闻,觉得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主持人:您当时的第一反映是什么?
曹健:一个是为联想的勇气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联想担忧。第一,中国企业成功并购世界巨头的案例比较少;第二联想吞并了IBM的PC部门后业务能否更好地融合,两家文化能否融合也是我非常担心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可以说相同点存在,不同点更多。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不同。
主持人:2005年8月份,联想和IBM PC百日婚姻之后的第一份答卷显示盈收情况达到196亿港元,增长速度非常快。您对这份答卷怎么看呢?
曹健:我觉得第一部分是他剔除了过去应该支出的那部分,得到了盈利,我觉得这并不表明联想已成功地并购了IBM,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份答卷当然让他们高兴,但不那么乐观,联想人应该更清楚地知道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主持人:您预计在2006年,联想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挑战呢?
曹健:那挑战多了,比如人才的真正融合,薪酬体系的融合。过去IBM的员工待遇和过去联想员工的待遇是不同的。还有,要让他的客户进一步认可ThinkPad被联想收购后,服务和质量仍然保持原来的品质甚至更好,很多的事情需要联想彻底解决。过去联想员工肯定没有IBM员工的薪酬高,如果继续实施原来IBM的薪酬,那么成本会太高。未来两年这些矛盾将暴露出来,一旦削减薪酬,IBM一些员工要走,那么联想要招聘新人,这些新人能否保证ThinkPad原来的品质?
主持人:您预计整合期初步完成要到什么时候?
曹健:应该到2007年底,因为要让各方面的关系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