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闻香识人

(2011-09-03 21:59:52)
标签:

文化

分类: 交友天地
                    闻香识人

闲翻阅野史,知道宋代有个廉之如,乃一隐士,早年应试不第,后结庐于青山绿水之间,房前栽花,屋后种菜,庭插细柳,室藏万卷。每有友来,穿庭入室,皆染一身清馨,千万卷之间,促膝而谈。廉之如兴之所至也会远游访友。一次,他远赴江阴访一故旧,近室而门已开,故人笑迎而出。他诧问:"我没捎信给你,怎知我来呢?"故人答道:"远闻其香,而知君至矣!"这里所说的香气,不是指廉之如庭花之香,亦不是是书卷之香,而是指他人格之魅力。

可见真正的朋友,与物质无关,与利益无关,那是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是性情的相投,是心与心的依存。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格上的平等是相交的基础。不必花天酒地,亦无须相从过密,两盏清茶,一夕畅谈,实在是胜过太多虚浮的繁文缛节。一个人的魅力,源自一颗不蒙尘的心,如皎皎之月,风度云度而不减其辉。人之择友不可不慎,滥交广游之人,必无一知已。突出欲望,则追星逐臭之徒盈门;心地纯洁,美好的人格便不期而至。

十年以后,廉之如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就在这时,江阴的那位故友却已天下闻名,他叫罗贤为,隐而复出,官至二品。就在罗贤为复出之时,廉之如一纸书信与之绝交,信云:"后不再访,恐余之清馨为浊世所污!"此后十年间,两人形同陌路。廉之如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因早年一桩诗案被缉拿,开斩在即。他离开之前,犹在庭中侍弄花草。行刑之日,廉之如一改常态,请求监斩官暂缓片刻,鉴于他的名望,监斩官便自作主张将行刑时刻延缓,虽然他不知道廉之如争这须臾之命有何目的。过了一会儿,一骑飞奔而来,正是罗贤为。廉之如见他面露微笑,说:"知君远来相送,故乞命片刻相待!"罗贤为惊问:"何知吾来?"廉之如说:"君身亦有清馨耳!"原来这罗贤为为政期间,刚正秉直,口碑远著,廉之如颇悔与之绝交。

得友如此,人生何贫之有?以心识人,以心相交,自会超越世俗沧桑而温暖如初。而那样的一颗心,那种纯洁的人格,就如清露纳朝阳,良朋自然而至。闻香而识人知人,所凭借的,就是一种内在的潜质,那种人格的感召力和魅力,才是灵魂永远的芬芳。        

               (摘自<<今晚报>>.包利民2008.12.22)

摘自“悉达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31ad390100tknp.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