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妓女填词(安徽  徐而缓)

(2010-12-06 17:56:32)
标签:

柳永

柳三变

安徽

徐而缓

奉旨

填词

娱乐

分类: 垂钓沧江

                    中国民间第一词人---柳永

                              安徽  徐而缓

北宋仁宗年间,出了一个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柳永---这也是北宋年间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堪称“中国民间第一词人”。

柳永,约公元987--1053年间在世。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有《乐章集》流传于世。

少年时期,柳永闻鸡起舞,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光宗耀祖。他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鸿图——刚到京城,柳永经不起灯红酒绿风月场的诱惑,嫖妓宿娼,影响了考试成绩,放榜时名落孙山。沮丧之余,柳永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作《鹤冲天》,其中有一名句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你皇帝老儿不让我进士及第去做官,我还懒得做呢,你能把我怎么样?后来,穷困潦倒的柳永再次参加考试,成绩本已过关,却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皇帝的耳朵,仁宗皇帝以此为口实,说柳永思想消极,就把他撸了下来,并批注: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意思是说,你柳永还是去填男欢女爱的词儿,不要做官了吧!从此以后,柳永笑称自己是奉旨填词。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大宋王朝少了一个无关痛痒的官员,民间老百姓却多了一个优秀的词人。据叶梦得《避暑话录》上说: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由此可见,柳永词在民间的传播范围相当广泛。

柳永最著名的词,还是《望海潮》。其中,最著名的句子,当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认为杭州实在是太美了: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遂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这件事儿,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卷一中有所记载。

两次考试失利,使柳永对朝廷科考产生了抵触情绪,从此之后,他更是纵情游走于妓馆酒楼、烟花柳陌。这一阶段,柳永的艺术天赋在词牌创作方面得到充分的舒展和发挥。柳永的词牌,可分为俚、雅两个流派:雅的部分,多为宫廷贵族所喜爱;俚的部分,则为民间百姓所喜闻乐见。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赚钱,当然柳永也会得到相应的酬劳,他也因此不会有太多的衣食之虞。柳永凭借创作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堪称为后来“职业”从事民间文艺创作的人开了先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开始萌芽。换言之,柳永是文学商品化的开山鼻祖。

景祐元年(1034年),在京城歌妓的鼓励下,柳永再次走进考场,终于博得了功名。但皇上仅仅赐他进士出身。经过一番努力,时年51岁的柳永,赴余杭任县宰。这个小小的县官,对柳永来说,真是如同“鸡肋”,做也罢,不做也罢。因为,那份工钱也许还不如他给妓女作词赚的钱更多呢。路过江州,柳永住了下来。柳永的到来,轰动了整个江州。听说柳永来了,江州的妓女们纷纷前来拜访。名妓谢玉瑛,可谓色艺俱佳,最爱唱柳永之词。但凡柳永之作,只要她能找到的,她一定抄录了下来。这次柳永来了,目睹了柳大词人的真容,谢玉瑛竟然喜欢上了他---虽然他比她要大二十多岁。谢玉瑛盛情邀请柳大词人到自己家中做客。

当柳永来到谢玉瑛的住处时,见到一册《柳七新词》,是谢玉瑛用蝇头小楷抄录的。于是,柳永打心眼里爱上了这个妓女。从此以后,他们住在了一起,如同夫妻,情意缠绵。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此情不移、永不变心,谢玉瑛则海誓山盟,表示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然而,谢玉瑛毕竟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妓女,如果不陪客,生活就没有着落。柳永在余杭任上三年,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始终没有忘记美丽的谢玉瑛。任满回京,柳永到江州与她相会,谁知谢玉瑛又接新客,又陪新人。柳永相当不快。他在谢玉瑛的院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花前月下情意绵绵,言今日失约相思之苦,直问:“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谢玉瑛回来,见到柳永墙头之词,知道柳永还真是个讲信誉的男人。很多男人寻欢作乐,多是自说自话应付应付说说而已,柳永却动了真情。谢玉瑛自愧未守盟约,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追寻柳永。经过多方打听,谢玉瑛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中找到柳永。久别重逢,两人相拥而泣,谢玉瑛就与柳永一起,在陈师师的别院住下,二人是再续前缘。

本来,柳永在京城还有个虚职,即屯田员外郎,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他改名三变,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歌妓们供给,成了真正的民间词人。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更重要的是,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下面这首《雨霖铃》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一时期柳永的思想状态:

雨霖铃    【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柳永尽情放浪多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艰难,使他身心俱伤。在一个冬日的寂寞之夜,中国一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死在江苏润州(镇江)名妓赵香香家中。生前,他既无家室,死后,他也没有任何财产,官家也无人问津。而谢玉瑛、陈师师等名妓,念柳永才学高深,并为歌妓作词多年,集体凑钱为他安葬。出殡之时,谢玉瑛披麻戴孝如同妻子;满城妓女,一片缟素,哭声如浪,哀鸣震天----这便是传为美谈的“群妓合金葬柳七”。

谢玉瑛痛思柳郎,过度悲泣,少食少睡,日渐憔悴,不久死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将她与柳永合葬。

柳永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我们不禁要问:是历史的车轮将他带入烟花柳巷,还是他自甘堕落,自甘沉沦? 按照佛家的说法: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若以徐而缓之眼看,柳永只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才子,他对世事万物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解,他只是在用一种超脱的、升华的方式,在书写着自己人生的历程。

                                              2010年12月6  北京双井

为妓女填词(安徽 <wbr> <wbr>徐而缓)

为妓女填词(安徽 <wbr> <wbr>徐而缓)

为妓女填词(安徽 <wbr> <wbr>徐而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