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海洋歌曲征集大赛”评选在京揭晓
(2010-01-02 22:27:17)
标签:
中国海洋歌曲创作大赛文化 |
分类: 而缓文摘 |
同时,中国音乐家协会还同意在浙江舟山设立创作采风基地,这是该协会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创作采风基地。
3700多首参赛歌曲,就算每首歌用10分钟来鉴赏,也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从今年4月10日开始,在过去长达八个半月的时间里,中国海洋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一共征集到了3700多首各类歌曲。
这项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活动,前天下午在北京通过专家评选,评出了17首获奖歌曲。
如果写得不好,大腕也评不上奖
虽说是中国海洋歌曲征集评选,可来投稿的词曲作家们,很多都是带着“舟山”的标签。记者从厚厚一摞稿谱中看到,甚至还有来自内蒙古、山西这样北方省份的词曲作家,写下了带着舟山名字的歌曲,而且据中国音协的有关人士介绍,别看作者离舟山挺远的,写得还挺有感情,应该是有生活经历的。
这次评选分为三轮,第一轮要从3700首参赛作品中筛选出160首,第二轮复选要再从160首中选出40首,前天下午的终评,就是从这40份作品中,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和三等奖10名。
参加终评的有徐沛东、孟卫东、印青、贺东久、刘青、石顺义和韩新安,个个都是国内的音乐名家。而且这些名家还有一个限制,就是不能参加投稿,这也是为了避嫌。最后的40份作品全部隐去了词曲作者的名字,只剩下歌曲的主题——歌谱和歌词。
三个多小时的评选,评奖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隔着门,还能不时听到几个人争论的声音。
在评选的空隙,记者和中国音协的工作人员一道,到几位大师身边看了下评选的过程,结果发现每张歌谱的歌名右下方,本该有词曲作者名字的地方,一片空白,就连算分的表格,也只有编号和歌名而已。
组织决赛评选的中国音协副秘书长田晓耕告诉记者,因为参评的每份作品都把作者的名字给消去了,相当于无记名,这对每个参赛的词曲作者来说,都是公平的,结果也是可以满意的。因为自己参与了作品的创作,田晓耕失去了评选的资格,只能张罗着其他的名家来评选。
这次评选,曾经到舟山采风的王世光、傅林等名家都没有获奖,这在最后公布获奖名单时,让人感到挺惊讶的。不过现场参评的评委说,中国音协的评选是严肃的,如果写不好作品,就算是词曲界的大腕,也评不上奖。
写下一等奖作品的徐而缓,自废了20首歌词
徐而缓现在在央视工作,今年6月全国知名词曲作家舟山行,他是一个联络人。“在舟山的行程,也让我感受到那片海上的风情,所以我一回到北京,就开始着手创作。”可连着创作了20首,都不能让他满意,“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当时觉得直接对大海进行白描式的创作,可能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想方设法改着载体”。前面写下的20首词都被他自我否定,新的歌词则开始酝酿。
一天,徐而缓在看到“父爱如山,母爱如船”几个字,灵感突显。“用渔家人喝酒的豪迈来衬托舟山人搏击风浪的精神,再用连环画的‘连’和中国结的‘结’来指舟山跨海大桥,加上‘父爱是山、母爱是船’,来凸显舟山。整个歌词就出来了。”徐而缓告诉记者。评选的时候,这首歌因为节奏明快,歌词律动清晰,被评委们一致看好,7名评委有4名给出了最高分,另外3名给出了第二高分。
最初这首歌成词的时候,名字叫《母爱是一条船》,不过徐沛东指出,这首歌不但有母爱,其实还有父爱,当即用笔把第一个字圈掉,改成了现在的《爱是一条船》。这个修改,在场的评委一齐叫好。
想听这些歌,要等到明年上半年
这些评选出来的获奖歌曲,以及另外有部分品质优良,但无法进入等级奖名单的作品,将会被集结成册,在明年上半年发行。
此外,中国音乐家协会还会寻找适当的歌手,来为获奖歌曲配唱、录音,并制作成光盘面市。据介绍,这也许是关于舟山海洋文化音乐出版的第一章专辑。获奖歌曲的颁奖晚会也将于明年上半年举行,目前需要确定的是由谁来演唱,届时这些歌手也将登台献艺。“既然是水平规格最高,咱们就要把这些歌曲打磨出来。有的歌曲寄过来的时候只是曲谱,那咱们要给人家演唱出来,有的歌曲虽然已经有配乐CD,但是质量有限,我们要把这些歌做得更好。”田晓耕告诉记者。
在舟山创立的中国音协创作采风基地,在全国还是第一家
飞机晚点,记者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有关负责人赶到北京时,评选已经开始了。可一看到舟山方面来人,评委团的“首席评委”徐沛东立刻站起身来,把一份印有“关于同意在浙江省舟山市设立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采风基地的函”的文件交给了舟山方面。
徐沛东表示,在舟山创立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采风基地,充分利用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广邀和集结全国词、曲、演唱等领域的名家、大家进行专题音乐创作、演出,这也将极大地推动舟山乃至浙江、全国的海洋性题材的音乐精品创作,进一步推动音乐事业的繁荣。
田晓耕告诉记者,尽管中国音协曾有创立过诸如农民音乐创作采风基地、合唱创作基地等单项基地,但就综合性的创作采风基地而言,舟山在全国走在了前列。
事实上,我市文化部门从今年开始,才向中国音协申请在舟山市创立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采风基地,但今年6月20日多位我国顶尖的音乐界词曲作者应邀到舟山普陀山、嵊泗嵊山和枸杞采风后,对舟山独具特色的渔家风情非常欣赏,当时有词作家就写下了不少诸如“海岛小径,晒的都是海鲜”等被业内称道的歌词片段。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斟酌后,舟山被确定成为中国音协创作采风基地。
市文广新局的有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要开始考虑基地的选址问题,“既要考虑那些具有鲜明舟山特色的地方,也要考虑到交通和住宿条件,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有成为基地的基础条件。不过,不管基地建设在哪里,今后的舟山,也许会和奥地利一样,成为音乐界巨匠和明日之星们期待和创作、发展的地方。“有了这个创作采风基地,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有利优势,来把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和渔家风情,通过一首首歌曲,展现给全国人民。”该负责人表示。
名家评歌:把歌传唱开来并不容易
按照印青的说话,这次中国海洋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采风基地的成立,开了个好头。孟卫东也说,这次评选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参赛的数量多,好作品也有了,这次评选是成功的”。
说起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可能业内人士人才知道多一点,可要说起他的作品,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同一首歌》《今夜无眠》正是出自他的手笔,而最广为知晓的,就是每晚《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这首曲子已经引出了无数重要的新闻。
作为评委团成员,孟卫东说,在这些歌里,有不少歌曲,给了他很深的印象,“有些歌曲把舟山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可以感觉到海边的味道”。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印青则对这些歌曲的未来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不少歌直接就是写舟山的,虽然直接写一个地方的歌曲,能出名的并不多,但过去还是有《太阳岛上》《我爱五指山》这样脍炙人口的歌曲作为范例的。”印青认为,在娱乐媒体方式多种多样的今天,一首歌曲想要被广泛传唱,并不容易,“我认为一方面需要有好的歌曲,然后要一名好歌手来唱,第三就是需要好的制作,通过多种途径播放出去,再就是做好后期的宣传”。
这位曾经写下《走进新时代》《天路》《西部放歌》等脍炙人口歌曲的著名作曲家说,其实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相通的,如果舟山人自己认可了某一首歌或几首歌,那其他地方的人,对这些歌的认可度也就八九不离十了,“现在让舟山人看到,再往外去传播,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好一点”。
对于印青来说,舟山创立了中国音协创作采风基地,不仅对中国音协的一万多名会员有好处,对舟山的好处更大,“要是这么多人能够到舟山住两天,感受舟山的海洋文化,然后写成歌,那生活气息将是多么浓郁啊,今后海洋文化题材的作品肯定会层出不穷的。但是需要注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不能急功近利,不可能一步登天,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这样才有可能把舟山的这个创作基地打造成大家都期待前往的一个‘音乐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