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而缓:孤山不“孤”
(2009-06-16 22:08:12)
标签:
安徽小孤山长江绝岛浪濯春游杂谈 |
分类: 走南闯北 |
于是,一个冬天过去。
春寒料峭,山花烂漫,准备了一个冬天的话题,一旦再次提起,澎湃已久的春情就汹涌了:抬头望天水一般碧蓝碧蓝;低头看地草芽儿正冒尖尖。道路虽然带一丝潮湿,但还不沾脚,倒免除了扬起灰尘,空气也清新,山秀水清,和风习习,白天有蜜蜂催晚梅桃花竟相含笑,夜晚有青蛙齐鸣唱油菜花鹅黄柳条……这样的日子:“浪濯,我们去玩一玩吧!”
浪濯者,宿松江林顺是也,素负才情。今日听我一说去玩儿,所谓小伙子二十,姑娘十八,一个愿娶,一个愿嫁,只要有媒人撮合,自然能成就一段姻缘,一向沉默少语的他顿时劲头十足:“那我们先玩小孤山,后游龙宫洞!”于是出发。
除此十种,最重要的当然是出门人有一个好心情。
从安徽这边看江西,山川蜿蜒起伏,彭郎矶高于小孤山几许:小孤山只能是彭郎矶的余脉,不幸被江水冲断,所以千余年来为人们所惊叹。一山独秀于江左,群山耸峙于江右。听人说昔日黄花万里之江左之沃野,百年前尚为江水横流之河道,“如今,倘若上游雨水过于茂盛,这小孤山便为江水所困,即成名符其实的‘江心洲’,那时便又是别一番风光。”只那江堤上的柳树,随便选上哪一段,也较西湖之苏堤、白堤更胜一筹!
上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上山时,人们总想尽快到达顶峰,管他什么犯了第几忌呢?何况我与浪濯,轻装上陈,无牵无挂,只想到最高顶享受江风看大江横流。
送子塔香火很旺,“小姑娘娘殿”也算辉煌。但中国的寺院我已玩得多了,承德避署山庄的“须陀宗乘之庙”系列,就当今世界而言,几已无处可比,不过此处供奉的却是一个女人。
“小姑”者,“小孤”之谐音也。昔日之小姑与今日之小姑,实为福建、江浙一带所供之“妈祖”。北宋(公元878年前后)林愿之女林默,出生之时有异祥,28岁未嫁,白日登云而成仙,专佑渔民行船安全,相传人们曾多次见其显灵,拯救人们于危难之间,于是奉为神。长江乃入海之大江,孤山又为入海之“海门第一关”,此处供奉海神“妈祖”,也就顺理成章。只那一幅对联就实在令人叫绝:“梳长生鹤发,妆不老峰头”。我们中国曾是一个男性成了惯性的国家,皇帝群里除了出了一个为千秋万代所唾骂的则天武皇帝之外,其他的充其量枕头吹一阵风,垂帘听一下政,反映到佛教里来,除了南海出了一个大慈大悲之观世音(今有人考证出观世音为男身),便再难数出其他的女性,而“妈祖”就是这难得的少数中的一个,难怪香火很旺。
我朝江里扔了一颗石子,好半天才听见隐约的一声。
“既便是海钓,这样的高度怕也感觉不到鱼儿是否上钩没有。”
于是,我们又谈到当今旅游的十大乐事:
“三乐者旅游时有段艳遇。”
“十乐者就是天上掉下金元宝,让我们捡到了!”
这时,江上传来一阵很吵的鞭炮声:又是行船的渔家路过此地时朝这边顶礼膜拜了。江水滔滔,恩泽子民,但愿人间风调雨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