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而缓
徐而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377
  • 关注人气:29,8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劝东方涂钦兄赴皖山·皖水游

(2005-11-16 14:22:48)
标签:

皖山

皖水

新安江

徽商

徽学

分类: 交友天地

                       劝东方涂钦兄做皖山·皖水游

                      

       佛有千千手,花香不在多。看了东方兄的书法作品后,不知怎么的,我就把这两句互不相联的句子,胡乱地串到了一起。

    东方兄的书作,有弘一大师书法的味道。只是,与弘一的字比较起来,东方兄的书法,端庄不足,而福态有余。这很难得。钻进去仔细看看,才发现东方兄的字,在整体的布局谋篇上,一不留神就占了绘画的光,就占了诗书画同源的光,因而才能形神兼备、很有看头。

戴上变色镜,装成红眼病,如果要说东方兄的书法还有什么不足,我倒建议东方兄再到安徽去走一走。因为,那是中国最具人文魅力的所在。安者,安庆;徽者,徽州。也许,此二者不可用眼去读,只可用心去解。从山,从水,从云来云往,从水落石出,从青松白石,从兰草菖蒲,从牧牛孩子的眼睛里,从持犁拉耙的老者的皱纹中,从一重一重的梯田,从一弯又一弯的公路,从蚕茧,从丝绸,从青砖黑瓦,从竹排木舟,从狼毫毛笔,从新安歙砚……因为,今天的中国人,不仅仅城市失去了个性,我们的文化也已经快没有了根基。在安庆、合肥这样的城市里去找寻“徽学”的渊源,不亚于骑牛找马、盲人摸象。但如果从以上所说的尺山寸水、点马豆人中去寻找,也许,不仅东方兄的书法,可以从中大受裨益,就连什么画呀、诗呀,都会受益非浅。

    在寻常游客的眼里,安徽只有山,只有水,只有先人留下来的一堆故纸、几卷诗书。他们之所以是游客,是因为他们被经济大潮掀起的滔滔巨浪蒙蔽了双眼,他们的步履,只在雨前的石阶上空余了三三两两个足迹,而注定成为青山绿水白石条上的过客。

    提到“佛教”,我们最容易想到的首先就是“禅宗”。

    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而自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依《楞伽经》开山以来,到六祖惠能大师依《金刚经》创立宗派之后,试问,有几人知道“安徽皖山”的“禅宗二祖慧可”与“禅宗三祖僧璨”?法不孤起,依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文学(含书法、绘画等)就这样一不小心与皖文化,与佛教、道教文化结伴而行了。

    古皖文化,从来都是一种“大文化”。它的博大、宽容,已经不是“一座园林、几树牌坊、三道骑墙、四水归一”的简简单单的解说词所能解释得清的了——

    想看皖式建筑,请到云南丽江去,那儿是皖之先人留下的遗产;想看徽式园林,请到苏州、杭州去,那儿有一代代徽商(如胡姓、汪姓先人)创建的豪宅;想看徽商的大气礴磅,请到山西晋城去,试问:“那儿的商埠,有几家不与皖人、徽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画龙点虎,势必依山傍水;

    片字只言,却也融古汇今。

    不论是昨天,还是今天,或是明天,为画、为诗、为书法的东方兄,均当忙中偷闲,赴皖山、皖水一游:

    千湖之县,水波浩如烟海;万山归岳,皖山松涛、竹林如吼;二十四道拐,三十六洞天,三步两道桥,大乔小乔胭脂井,刘兰芝焦仲卿孔雀坟,徽班晋京,京剧鼻祖,黄梅飘香,海子诗歌……江北历来独秀者,不惟陈仲甫;吴头楚尾,除却周瑜、项羽者,更有大英雄。天生此地与你、我者,岂能不做十日谈、十日游?

     ——前有汪伦,今有而缓。

    请东方兄暂放下手头的公事,赴皖山、皖水一游。

                                                               20051116日  徐而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