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阆中 之二 风水·状元
标签:
旅游 |
分类: 在路上 |
阆中处处都是古民居院落,大部分被改造成旅馆。这些旅舍都有着中式房屋的外表,和西式旅馆的内心。其缺点也就是中西合璧式的,比如镂空的木窗一律被装上厚玻璃,以便于使用空调,而屋内因此格外的暗。好在游客们不到夜晚,不会将时间虚耗在屋内。
(秦家大院是阆中诸大院之一,不同的是,它还打上了红色旅游的印记——这里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
而大多数这样的院落,是要收费参观的。除非你脸皮够厚,借口看房间,在手执大串房门钥匙的服务员的陪同下,匆匆进去遛上一圈。
在号称风水博物馆的这一家,我们就是这样混进去的。服务员并不陪同,她正热衷于小小的火炉和热络的聊天。不过大概是做贼心虚,成功混入这个实在不甘心出钱看的博物馆后,对于所有关于风水的介绍只能浮光掠影。我只记住最简单的一种说法:阆中之所以为风水典范,是因为它三面环水、四面环山。
依照我通俗化的理解,有山有水的城市不论风水好不好,至少它是好看的。
风水好的证据之一,是这里出人才。而人才的最高标准,在很多人看来,是状元。阆中恰好就是个状元之乡。
这里出了四个状元,数目倒不惊人。不过这四位状元恰好是两对兄弟,在素好巧合的国人心目中,是很有些说头的佳兆。他们分别是唐代的尹枢、尹极和北宋的陈尧叟、陈尧咨。这名字被刻在一个簇新的牌坊上,立于古城的一个入口处,张扬着宝地的灵光,让人过目难忘。只是乍一看,像是捐资立碑的名单。
所有和风水、状元相关的景点中,给人深刻印象的是状元洞。
洞在白塔所在的东山上。洞口狭长而不深,它不像洞,更像是突出的一大块岩石,遮出了一片地方。洞前有池塘、小桥、亭台几处,因陈尧叟、陈尧咨在此地读书而得名。又因此,在时光的流逝中,此地累计下相当的石刻。
(跨过前殿,还有石桥与小亭。当年状元兄弟读书于此时,必无如是风光。)
洞内外湿冷的地上,处处渗水,和在贵州看到的阳明洞一样,让人疑惑这地方如何能读书?
然而石刻是好的,斑驳的石壁和同样斑驳的石桥搭配出略显萧瑟的风景。站在石壁前努力辨认那些正在褪去的字迹,虽然明知不久之后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状元洞外,是游着一群白鹅的小池,和几方水田。从田园到殿堂,究竟是多少士人沉淀已久的梦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