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 |
分类: 记事珠 |
由于南宁之夜的疯狂,多多洛一上车就昏死过去。我比他好一点点,但也已经呈现出百分之八十五的痴呆状。在加油站上厕所时,导游小麦大喝一声:“站住!”
我懵懵懂懂地回头。
“昨晚出去玩为什么不叫我?”
“……”
还有别的人问同样的问题。当然,也有别的话:“到了越南可别这样了啊!”
“一定,一定。”我头点得像鸡啄米。
车抵东兴。街两边都是正在装修的房屋,而且规格都是奔着旅馆去的。乖乖,边境人民要发财!
用午餐的地点是“浙江会馆”。领队们利用午饭时间收缴书籍,据说边境查得厉害。
大堂里有东兴印刷的越南地图卖。我当然想着到国境那边去买啦,这个后面分解。
换电瓶车(不知为什么大车不让开到海关),排队,缴护照。海关也在装修,我们就在钢筋与潮湿的水泥柱间穿行,很奇怪的感觉,倒像是来看楼盘的。
豁然开朗,面前一座桥。那头,隐隐可见越南的国徽。
一个团得等齐人才能一道过桥,于是我继续乱拍。
界碑是好多人都会与之合影的。我也拍一张,打算将来PS我的大头照上去。
桥上远望对岸,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对应着我们这边的“国门大酒店”,猜想是类似的物事。
人齐了,齐步走。哗啦啦四五十人拉着行李箱涌过了桥。
桥那边,海关外,还有一座凉亭。大家又坐在里面等候。
到底是中国人,人歇,嘴是不会歇的。嗡嗡的一片闹声。听见一位阿婶大声嚷:“我哋香港人到呢度,为咋乜?(我们香港人来这里,为了什么?)”
是呀,为了什么?我很高兴地看着她。
香港和越南,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许鞍华除了拍《投奔怒海》,还拍过越南船民来港的记录片《路》。吴宇森的《喋血街头》,兄弟为了出人头地,到越南搏命。
和平了五十年的香港,越南是离他们最近的战场,越战是与他们最相关的战争。
越南为香港贡献了一名最鬼的鬼才——徐克,《英雄本色之三:夕阳之歌》的导演。
谁能忘记发哥卧在越南的阵地上,对梁家辉笑着背诵“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让香港人有那么强异国感的地域,在电影里,除了美国(《秋天的童话》《爱在他乡的季节》《甜蜜蜜》),就是越南了。
所以我觉得香港人选这里“游埠”,既出乎意料,又天经地义。
一队越南边防军从我们面前走过去。
再看清楚一点儿越南的国徽,跟中国的好像。
进关了!进关了!被好奇和紧张逼迫着,一行人多少有点儿难民感地冲过边境。
过了海关,还要在燠热的空气里走上一千多米,才到等待越南旅游车的商店。
仿佛是为了迎合我们的想象——太经典了,经典得让人怀疑是为了旅游制造的画面。
左边是一幅色彩浓烈的宣传画。
右边是一排,不,两排等着拉客(当然不是旅游团,是散客)的摩托仔。
自然,他们都戴着“国帽”。
这就是芒街(MONG CAI),有点儿像当年的沙头角。
下回接着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