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元钱在潘家园能买什么

(2007-05-19 10:13:41)
标签:

潘家园

旧书

分类: 书尚可买

    去一个媒体朋友家作客。他问:你如今藏书多少?扳着脚指头算了算,答:一万?

该人惊呼:以一本书20元计,你不是买掉了半套房子?

一听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纨袴。一本书何用20元?口说无凭,早在2001年,我用ACCESS做了一个书目数据库,那之后所有买的书都在里面。一看之下,该朋友连连咋舌:便……便……便宜!

别人送的书当然不能叫便宜,只能叫占便宜。真正便宜的书是5元以下的,最好是2元的。对于卖者而言,2元几乎是一道心理的底线,如果再降,1元,他就连送你的心都有了。不信周日中午你去潘家园看看,东一堆,西一堆,要撤退的书贩无不以“两元一本”大声号召,正午的骄阳里嗓音透着嘶哑,以这种嗓音,秦琼卖过他的马,杨志卖过他的刀。

潘家园是两元书的天堂。据数据库显示,登记入库的两元书为524册,2001~2005年计159册,以北大周末书市为主;2005~2007年,两年间计222册,这还没有包括不必登记的复本、不愿登记的残本,及不方便登记的杂志、画册等等。

就以5月6日为例。5日我去了著名的北京地坛春季书市,书买了不少,却一本两元书都没有。书贩们一想到每天六百的摊位费,就死咬着四元、五元不松牙。不爽。翌日又冒着32摄氏度的五月天,赶赴潘家园。

这里受天气与地坛书市共同影响,摊少一些,顾客也稀落,但放眼望去,一堆堆几乎全是两元书,谁要说个“三”字都臊得慌。一圈逛下来,我的肩肌劳损又犯了,据日记记载:是日购书73种,计人民币154元。多出的十余元,是一位女摊主太困了,恨我吵扰了她的午眠,报复性收取补偿所致。

    ACCESS就是好,数据排序很方便。我倒想看看,哪些是我买得最值的两元书,顺便也能看出“旧书低端市场”的行情。

    先以定价为序。排在前五位的书是:

(1)《中华妇女文献综览》,齐文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定价46元;

(2)《中国教育史的一次创举——西南联合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纪实》,张寄谦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定价39元;

(3)《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著,三联书店2002年版,定价35元;

(4)《我的摄影机不说谎》,程青松、黄鸥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定价26元8

(5)《古城返照记》(下),徐凌霄著,同心出版社2002年版,定价26元。

房新画不古,必是内务府,定价最高的书大都是近年出版。为了无所谓成本的纪念,偏门书读者少,畅销书印量多,这些都是它们流入两元书堆的原因。

再以年代为序,两元书堆中五位前辈是:

(1)《英文新字辞典》,葛传槼等编,上海竞文书局1947年版。喜欢看《万象》的读者,对葛传槼的名字当不陌生。该书“凡例”第一条写得牛气:“本书所收的新字、新辞(包括新习语)、旧字新义、旧辞新义、旧字新用法、和新缩语,共计九八九二条,都是坊间最通行的英汉字典里所查不到的。”

(2)《近代国际关系史》,张铁生著,三联书店1949年版。作者当然不是那位白卷英雄,但我对国际关系学不熟,说不上此人是谁。此书与专业、爱好统统无关,买它多半为了是三联的旧版。在其余信息不完全的时候,对出版社的信任会起关键作用。

(3)《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宋云彬等编,新华书店1950年版。我对老课本一直很有兴趣,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知识结构的总体差异,主要就来自课本的变化。看老课本,想象自己当年若被这种课本教化,是何等情形?

(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本社编,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此书在两元书堆里见到不下十次,可见当年印量之巨,如今又乏人问津至斯。书的命运正同人事,咱们且拭目以待,看易中天于丹几时进来。

(5)《一九五四年全国个体手工业调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手工业组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定价1元。此书在1957年定价一元!彼时俞平伯厚厚的《红楼梦辨》也不过同样价钱。公私合营还未最终完成,中科院的前辈们必然怀有很大激情、花了很大工夫才完成此书。花两元钱,买那个时代的意气风发与信心十足,买一幅历史的横剖面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