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GPS“失效”事件说常识

(2009-05-23 01:16:52)
标签:

it

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梁文道出过一本名为《常识》的书,梁氏有言:“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前些日子据说有英国《每日邮报》爆料说美国政府发出警告,GPS卫星网可能会在2010年瘫痪,这种情况将对全球数百万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可以看出,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人(具体地说应该是英国媒体人)对内里的一些情况并没有过脑子(也许是从新闻噱头角度来说也不能过脑子),很显然这里面缺乏一些常识性的判断。

首先,如果GPS果真失效,又何止数百万人受到影响?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最起码的一点,CDMA网络用GPS做时间同步,那么全球CDMA用户有多少?再退一步,即便CDMA网络全部用1588做同步了,那么以GPS定位的移动设备又有多少人在使用?这个几乎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会仅为区区数百万的数量级。

再者,GPS如果失效,受到影响最大的不是其他国家的老百姓,而是美国,这种损失也是它根本承受不了的。CDMA技术让美国人几乎垄断了一个通信时代;互联网时代,GPS定位业务又让多少美国公司衍生出了无限的市场能量;GPS失效,美国军方的GPS导弹也就成了摆设;没有了GPS,如果想做一些以“球坐标”为特征的大型试验,那么根本就无法进行,难道美国人以后就不做这些试验了吗?GPS之于美国的民用产业、军事产业,无疑是命脉之一。美方的这个噱头,在笔者看来,也就是一个“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秀”罢了。

现在国内3G商用,商家们在宣传中都直接引用网络速度的理论值作为噱头,其含糊的一点在于这会让老百姓用户误认为这就是自己享用的速度。但是常识告诉我们,这种所谓的高速到了单个用户那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类似这样不顾常识,误导概念的事情,在通信圈并不少。

常识很简单,也很重要,但问题在于对一些群体来说,这个东西并不重要,或者这个东西根本就不能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