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今天新浪有消息称,鼎桥改为华为控股,而CEO孟乐离职。如果消息属实,这应该TD圈内的第三个大变故了。不过与大唐(唐如安离职)和凯明(企业停运)事件的突发性相比,鼎桥易手则更多地属于可预期事件(当然也包括孟乐的去留)。
至此,或者我们可以这样做结:鼎桥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现在已经完成了为它预设的使命。所以,它的故事理应有一个更为明朗、乐观的续集,而华为接手鼎桥对TD来说可谓是一个最优解。
为鼎桥结局埋下伏笔的,大致有三个因素。一为鼎桥的股东结构问题,二为运营中的产品规划问题,三是TD商用后的市场营销问题。(这里不展开说,细节可参照博文:鼎桥怎么了?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9fa71010009f3.html,
鼎桥沉默的背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9fa7101008azr.html)。
在一定程度上说,专职于TD的鼎桥为TD“形成多厂家供货局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它的出现也缓解了两家母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和人员安置上的压力。不过在TD试商用的现实场景之下,这些因素皆已退居次席,取而代之的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利益。针对鼎桥所展开的多方博弈便说明了这个问题。
今年1月29日,鼎桥两家母公司华为和诺西签署正式协议,把鼎桥作为一个纯研发单位,由母公司负责其产品的市场、销售、工程及服务。到如今,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有了新浪报道中声称的“(鼎桥)大部门中层也换成了华为的人”。由此看来,在潜在的商业前景面前,在巨大的利益分歧面前,两家公司采取了想清楚一步走一步的策略,其间的利益兑换自然不可避免,如果细究起来,这三个月的故事一定是精彩异常。
孟乐离职了,这于己于人或许都是一种解脱。对于这位在TD技术领域横跨中德两地,在鼎桥亦经历两番起落,性格坚毅、执着、富有实干精神,有时又彰显自负与执拗的德国人来说,他的TD使命也已完成。在中国式3G——TD-SCDMA面前,想必这位德意志老人应是感慨良多。
技术情结浓厚的孟乐对鼎桥的研发人员一直颇为倚重,据说鼎桥研发人员光加班费收入就可以让友商人士艳羡不已了。可以说,鼎桥花费了很大的资金成本培养了一只TD研发队伍。
所以,对于接手鼎桥的华为而言,如何保证这批研发人员的稳定应该是当务之急。此前鼎桥的研发队伍就已经成了一些实力公司眼中的唐僧肉,而在年初销售渠道转移过程中,又有销售人才的流失,刻下传出一些跨国公司又开始瞄准了鼎桥的人,因为他们需要一批“做网络标准的,同时懂TD的人”。
在TD圈内,有很多东西如同宿命,在开始诞生的时候便已经决定了结果。凯明如此,鼎桥也是如此,前者的倒掉,后者的易手,都可以从它们的起点寻到蛛丝马迹。也许在这个江湖之上还会有类似的悲喜剧继续上演,也许一些企业已然开始了新一轮的惊险之旅。但毋庸置疑,动荡之后,最终将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更为清新健康真实的产业生态。